首页 理论教育 定西食用菌产业取得良好发展成果

定西食用菌产业取得良好发展成果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市食用菌产业已初具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甘肃明珠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金泉菌业公司和定西金成食用菌开发中心三大龙头企业,已引进白灵菇、茶树菇等10多个菌类,建成实验室4200平方米,建成全自动食用菌菌袋生产线3条以及连栋智能化日光温室等。生产食用菌的陇西田宇农业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也列入了定西市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定西食用菌产业取得良好发展成果

定西、通渭临洮三县充分利用当地冷凉气候资源,大力培植食用菌产业,引进30多个新菌种进行选优和示范,采取园区推动,“公司+农户”的形式,进行集约化生产经营。1999年以来,全市紧扣国家西部大开发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市内适宜食用菌生长的气候条件,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食用菌产业开发作为调整农业结构,改造传统农业,培育旱作高效优势特色产业重要举措的部署,以建设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为契机,积极扶持培育食用菌生产龙头,发展建立以设施农业为目标的新技术生产基地,引导和带动农民扩大规模种植,逐步形成了相应的产业开发链条。全市食用菌产业已初具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2年,年生产食用菌菌袋489万袋、菌袋16万瓶。其中,生产白灵菇菌袋370万袋、菌种16万瓶。品种也由单一的以平菇为主的低档菇发展到白灵菇、茶树菇杏鲍菇鸡腿菇、双孢菇等10多个品种。全市食用菌种植户已发展到1151户,修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包括半地下室菌棚和窑洞)1466座,种植面积已达926亩,生产各类菌棒876万袋,利润达874万元。

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扶持建成珍稀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8个,已全部起步运转。龙头企业均为民办民营,总投资3607万元,年销售能力460吨,销售收入1520万元,实现利税348万元,安排劳动力从业545人,与种植户签订购销合同264户、445亩。建成实验室4200平方米,菌种、菌袋生产车间3600平方米,食用菌菌袋机械生产线3条,连栋式日光温室1栋,双拱组装式无立柱镀锌管日光温室31座。共引进和开发出白灵菇、茶树菇、姬菇、双孢菇等10多个菌类。通过积极探索,在陇西种和、通渭华家岭、漳县木寨岭、渭源会川等地建成反季节试验出菇基地4个。这些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建成运营,促进了产业的深层次延伸,为延长产业链条、扩大示范推广创造了必要条件。

《点击2004:食用菌产业凸显“魅力”》(《定西日报》2005年1月5日)(www.zuozong.com)

定西金泉菌业开发公司是一个集生产、经营和培训、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民营科技龙头企业。年产各类鲜菇在2000吨以上,带动内官营镇、凤翔镇等一些乡镇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5处,从事食用菌产业的农户达到200多户。定西地区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到目前已建成像这样的龙头企业10多户,全区食用菌生产能力已达1440万棒、8100多吨,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定西地区近年突起的新兴产业。目前,全区食用菌种植户已突破1000户,修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近千座,品种由以平菇为主发展到白灵菇、茶树菇、灵芝、杏鲍菇、鸡腿菇、双孢菇等珍稀食用菌为主的20多个品种。甘肃明珠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金泉菌业公司和定西金成食用菌开发中心三大龙头企业,已引进白灵菇、茶树菇等10多个菌类,建成实验室4200平方米,建成全自动食用菌菌袋生产线3条以及连栋智能化日光温室等。龙头企业集菌种供应、产品回收、加工保鲜、销售运输、信息服务于一体,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使龙头与基地、农户间形成了稳定的利益联合体,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各县连片规模的建设食用菌基地,通渭县在城郊斥资建设食用菌生产园区,返租倒包土地226.3亩,建成日光节能温室130座,已有78座开始生产。去年该县鹿鹿山农场工程开发股份公司生产菌棒60万棒,产品远销国内各大城市。生产食用菌的陇西田宇农业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也列入了定西市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