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术艺术知识与教学实践策略:设计应用领域成果

美术艺术知识与教学实践策略:设计应用领域成果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设计·应用”领域的四个学段“设计·应用”领域共有四个学段。(二)“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教案《变形金刚》。教材以“变形金刚”为题,旨在激发学生利用七巧板动手拼出变形金刚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和启发学生的创作能力。运用七巧板摆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这个活动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又激发了学生对“变形金刚”的创作热情。②总结出组成变形金刚的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美术艺术知识与教学实践策略:设计应用领域成果

(一)“设计·应用”领域的四个学段

“设计·应用”领域共有四个学段。一为1—2年级,教学内容为:尝试用不同的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二为3—4年级,教学内容为: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三为5—6年级,四为7—9年级,这两个学段的教学内容为: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体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二)“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教案

【课题】《变形金刚》。

【授课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课时】40分钟。

【课型】设计·应用。

【教材和学情分析】

《变形金刚》选自《美术》(岭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二年级上册第15课。本课以变形金刚为创作主题,结合民间益智玩具七巧板的设计及模拟“变形金刚”进行拼摆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七巧板的拼图艺术特征——夸张、概括、简洁、生动、趣味性强,从而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喜爱之情。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接收信息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能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进行组合装饰。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爱表现自我。而变形金刚是学生熟悉的玩具角色。教材以“变形金刚”为题,旨在激发学生利用七巧板动手拼出变形金刚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和启发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运用七巧板的基本形摆出变形金刚并进行美化装饰。

方法与过程:在“活动”中感受变形金刚“变形”的乐趣;在竞赛中,比比谁摆的变形金刚最独特,感受七巧板的科学性、趣味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七巧板并对七巧板玩具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1)运用卡纸制作民间玩具七巧板。(2)运用七巧板摆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

难点:运用几何形的组合方法,进行“组合物象”的想象,并进行色彩、花纹装饰。

【教学媒体或资源】

教具:PPT课件变形金刚玩具、自制的七巧板和手工制作的工具材料等。

学具:课本、剪刀、卡纸、油性笔、彩色笔等。

【教学方法】教学的实施环节,主要以学生的体验为主,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首先采用视频片段导入新课,接着利用七巧板摆出变形金刚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学生通过体验学习的活动,对这种民间益智玩具产生兴趣。这个活动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又激发了学生对“变形金刚”的创作热情。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播放《变形金刚》的趣味视频。提问:视频里面的主角最后变成了什么?从而导出新课——《变形金刚》。(www.zuozong.com)

(2)讲授新课。

①让学生欣赏变形金刚的图片,找出变形金刚里面存在的几何形,用圆圈的方式圈出并画出相似的几何形状。

②总结出组成变形金刚的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③分析变形金刚几何形和民间流传的益智玩具七巧板的相似之处,并解释七巧板的构成元素(大三角形两块、中三角形一块、小三角形两块、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一块)。

④示范制作七巧板的步骤:

首先,把彩色的卡纸剪成一个正方形。

其次,在正方形上绘制好七巧板的分割线。

最后,按照绘制好的分割线剪出七巧板。

(3)体验学习。

①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每组邀请两个同学。一个同学对图片上变形金刚的动作进行模仿,另一个同学则按照其动态,用七巧板摆出来(限时3分钟)。

②在每个小组里再派一名学生把拼好的变形金刚进行想象装饰,美化变形金刚。

(4)作业布置。

①手工制作一副15cm×15cm的七巧板。制作完成后,四人小组交换不同颜色的七巧板板块。

②运用制作好的七巧板进行组合想象,摆出变形金刚,并贴在图画作业本的空白位置。

③对制作好的变形金刚进行美化装饰(如添加武器)。

(5)课堂总结。

①评一评

谁的七巧板拼摆得巧妙?

谁的变形金刚色彩搭配美观?

谁设计的变形金刚装饰特别?

②课堂小结(如这节课的收获)

(6)课外延伸。

展示七巧板摆出来的几组经典玩具形态,拓展学生知识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