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画的流派
油画的流派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客观地再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第二类是以主观表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在第一类中,如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巴洛克、洛克克、古典主义、学院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印象主义都是以再现自然为基础,表现画家不同的思想与目的。
(1)巴洛克派。巴洛克流行于17世纪至18世纪。“巴洛克”一词原意有不整齐、扭动怪诞的意思。推崇运动的扭曲、形体的丰腆与量感,其艺术语言强烈、夸张、浮华,这是巴洛克派绘画的特点。其代表人物为鲁本斯。
(2)洛克克派。“洛克克”原意是指贝壳的形状,其艺术风格为烦琐、精巧、纤细、甜腻,流行于18世纪。其代表画家有华多和弗朗索·布欧等。
(3)古典主义与学院主义。古典主义尊重古希腊、罗马的审美原则,构图上对称均衡,气势上庄严、辉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刻画深入。这也是学院主义奉行的原则。正如学院派奠基者法契诺所讲“美是所有艺术品的最高目标,它是事物的一种客观性质,由秩序、和谐、比例、规矩组成”。其代表作家有拉斐尔、安格尔等。
(4)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起源于19世纪初期,其代表作是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在此作品中的构图、光线、色彩、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打破了古典主义构图中的水平与垂直、光线的柔和与均匀,使画面产生了一种激情。这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元素,注重感情的宣泄与表达。
(5)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绘画指19世纪中叶,以米勒为首的画家主张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去表现正常的视觉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质。其代表作有米勒的《拾穗者》等。
(6)写实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写实主义就如它的创始人库尔贝在1885年所讲的:“像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我这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一句话,创造艺术就是我的目的。”
照相写实主义是对生活以一种照片式的形式搬上画面,如克洛斯的《约翰像》。它绘制作品要先拍成照片或幻灯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十倍的比例精细地放大到布上,更细腻、更逼真地表现出对象的细节,如脸上的每一丝肌理和每根汗毛等。
(7)印象主义。19世纪的画家们走出了自己的画室,去探索自然界中光与色的瞬间变化,打破了传统观念上固有色的概念,如树是蓝绿色、阴影是黑色,把周围的环境色对固有色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描绘。其代表画家有莫奈、修拉、塞雷诺阿等。
如果说以上提到的画派还是画家在忠实再现自然,只是对其进行了发挥添加、强调和发展的话,下面所介绍的第二大类,即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则不再是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描绘,而是根据画家的主观意图进行自由创作,它们大多出现在20世纪以后。
(8)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画家强调表现自我感受,注重色彩的对比和事物的内在结构,其代表画家有梵高、高更等。这个画派对现代西方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野兽派。野兽派以夸张的造型、强烈的色彩、粗犷的线条表达内在激情,马蒂斯是这一画派的创始人。
(10)立体主义。立体主义画派画面的视点已不再是一个方位,而是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表现,使物体还原成几何形体。其创始人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和法国画家布拉克。
(11)未来主义。未来主义画家以抽象的形式,运用色彩、线条表现运动速度、力量及组合与分隔。
(12)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依靠线条、块、面、色彩,进行无具象的抽象组合,其代表画家为荷兰画家蒙德里安。
(13)达达主义。达达主义对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活动雕刻、波普艺术直到后现代主义都有一定影响。
(14)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画派受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的影响,主张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幻。代表画家有西班牙画家达利、米罗。
油画比起其他画种在陈列上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是容易反光。另外,用厚涂法强调画面肌理的油画,因有起伏而容易积尘。为了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和保护画面,在悬挂时应有一个向前下方的倾斜度。油画面对正面光时,效果往往较差,应采用侧前上方光线,且尽可能做到悬挂处的光源与作画时的光源相一致。例如:作画时,光源在左侧;悬挂时,也应与此光源一致。
(二)油画的绘制方法
油画是我国广大群众喜爱的画种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来,油画在我国发展得十分迅速,它不仅可以描绘经典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可以绘制各种形式的商业广告和大型壁画,用途十分广泛。特别是它的耐光、耐雨和持久性,是其他画种不具有的。
油画的特点不仅在于所使用的工具、材料不同,更重要的是它有自己独特的绘制方法、程序。因此,美术工作者应当熟练地掌握和了解它。
综观国内外油画发展状况,尽管地域不同、风格各异,但其绘画方法、程序,大致有如下几类。
1.间接画法
间接画法是绘制油画的主要方法之一。从凡·奈克兄弟完善油画技法以来,许多著名的油画艺术大师都运用此法作画,创作了大量的不朽名作。时至今日仍有许多画家直接或间接地沿用此法,尽管他们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基本方法、步骤大同小异。下面以历史上的两位大师为例,说明他们间接画法的步骤。
凡·奈克的绘画方法:
(1)在亚麻布或木板上涂上白胶底,待其干后,再画上准确的具有体积空间关系的素描稿子。
(2)上色时,用颜料调和熟油按照一定的顺序着色,等其底色干透后,再用松节油或其他油调和稀释后的颜料罩染,以便使画面颜色呈现特殊的透明效果。
凡·奈克兄弟用此方法绘制的油画效果非常好,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优点可以学习和借鉴。
鲁本斯的绘画方法:
(1)首先在画布上涂上白色的底子,然后用褐色的颜料画出素描稿子。(www.zuozong.com)
(2)从暗部着手上大体颜色。暗部的制作是用透明颜料一层层罩染。但亮部色彩则用不透明色,待其干后,用透明色再染画。
总之,间接画法是世界上许多艺术大师常用的方法,它有许多优点。至今,世界上仍有许多艺术家在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和改进它。例如,法国画家伊维尔就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作画。当然,伊维尔有自己独到的特点和绘制程序,总体上分析他的作品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今天学习间接画法,要科学、灵活地去学习和运用,才能使油画艺术不断充实、不断完善。
2.直接画法
直接画法是当前采用的油画绘制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由17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首开先河,其特点是绘制油画时方便、快捷,能迅速地观察到画面上颜色的直接效果,同时也利于迅速调整画面上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绘制程序是:
(1)首先在画布上涂上有色或无色的胶底子或油性底子。
(2)在干透的底子上,用铅笔或单色颜料画出物象的素描造型。
(3)根据画面需要或写生观察结果,涂上第一层大面积底色,在涂底色时不要画得太细,能体现出整幅画的大体效果即可。
(4)深入刻画物象的造型线结构与画面结构,同时应注意画面物象的体积、分量、光感、质感和艺术创意感觉。
(5)最后阶段是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直至达到符合艺术家的创意效果。
直接画法不像间接画法那样制作程序严谨、层次分明,它的特点就是用颜色直接在画布上作画,效果明显,笔法酣畅淋漓。此技法既可绘制经典艺术品,也适用于初学者的简单色彩练习,同时也适用于描绘各种一般类型的艺术作品和商业广告等。
3.混合画法
混合画法是一种自由、随机的多种绘法组合方法。它的绘画方法灵活,不受直接画法或间接画法的限制,根据画面的需要,任何绘画方法均可使用,甚至改变颜料的成分结构或用其他物质材料代替颜料的展示形式也是允许的。像这种富有多元性的绘画方法,很早以前就被许多先辈画家运用。今天所再认识的混合画法,是由于时代不同,每个时期的工具、材料和艺术观念不同,从而形成的不同特色形式。当今,由于社会的急剧发展,人们对艺术形式的认同已经具有较大的宽容性,因而开放的、多元的油画混合画法,会使油画艺术在广大的社会空间中得到认可。
(三)油画的技法类型
油画不仅具有多种多样的绘制方法,同时在具体作画时还有许多技法特点。这些灵活多样的油画技法会使单调的平面视觉艺术更加生动,使单一的人为物象肌理产生真实的物象肌理视错觉,有时甚至接近真实物象感觉。所以,对各种油画技巧进行认真分析、探讨和实践,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简述几种油画描绘技法。
1.薄涂技法
薄涂画法属于直接画法的一种技巧。其特点是绘制方法简便、易于修改。具体作画方法是,用油画颜料直接在做好底子的画布上作画,但应注意油画颜料不能涂得太厚。一般情况下,以能覆盖住画布的底子或底层颜料为佳,没有明显的笔触痕迹存在。
此外还应注意,画刀以及硬毛油画笔不宜使用或少量地使用,因为硬质工具、材料容易破坏画面效果。总体上分析,此技法是比较细腻的技巧,较适宜描绘妇女、儿童以及柔软类型的物象。此外,薄涂画法在作画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以在某些局部适当地运用一些间接画法的技法,其效果也非常好。薄涂画法作画的画面效果平滑,没有明显的起伏变化,类似间接画法的感觉,它们有相似的共性所在。所以,恰当地运用其他技法进行互补,画面效果也很融洽。
2.厚涂技法
厚涂画法也是直接画法的一种技法。其特点是利用油画颜料的黏稠性和堆积性用明显、粗犷或其他类型的笔触,以及用其他手段堆积起较厚的颜料,从而表现各种物象的肌理纹路、造型结构和画家的主观创意。有时,一些画家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效果,还经常往颜色里增添一些其他物质材料。但应注意一些质量不太好的材料会影响油画的持久性。
总之,这种技法比较方便、灵活,同时它也更具有油画特色。所以,至今仍是许多艺术家常用的油画技法。
3.平涂技法
平涂绘画技法也是先辈艺术大师常用的技法。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就常用此法作画,他的油画名作《蒙娜丽莎》就是用此法完成的,该画以细腻、甜美和充满神秘的柔情而享誉世界。此外,还有许多中外著名艺术家常用此法作画。平涂画法的特点是:在画布上没有明显的笔触及其他工具作画时留下的痕迹,笔触与笔触之间、色块与色块之间的连接平滑而自然,给人以优美、和谐的感觉。这种技巧非常有利于表现各种物象的光滑、柔软和弹性等不同的感觉,以及不同类型情感创意的展示。但假如这种技法运用不当,则会出现过分甜腻的现象。所以,作画时适当地把握住它的感觉程度,才能做到细而不腻、甜美而不娇艳,从自然之中呈现出较佳效果。
4.点涂、散涂技法
点涂和散涂,是两种有类似共性的绘画技法,它们都是用颜料直接在画布上作画,属于直接画法类型。作画时的笔触痕迹基本上都呈现一定的空间距离状态,这是它们的共性之处。区别在于点涂画法是利用原色或近似于原色的笔触,直接在画布底子上以散点的状态作画。例如,描绘一些绿色物体时,把黄色点和蓝色点以散点的状态形式并置在画面上,这时观看者站在远处就会产生一种空间混合后的绿色效果,而这种效果是和直接的绿色颜料效果不一样的。散涂画法是用调配后的颜色,根据物象肌理或画家创意的需要,在画面上以松散的结构绘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且具有一定距离的笔触痕迹。其特点是自由、豪放、轻松,能使画家摆脱拘谨的形式桎梏,充分发挥潜意识的创作意境。
5.刮刀技法
用油画刀作画是油画技巧的特色之一。自从油画厚涂画法产生以来,就逐渐派生出了用油画刀作画的技法。起初画家用刀是为了清除画面上的多余颜料,但在长期的使用中发现,油画刀刮过的痕迹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便开始用油画刀作画,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目前,用油画刀作画的条件及技巧已经十分成熟,油画刀已发展成为多种类的刮刀和画刀型,画家用画刀能十分娴熟地创作各种题材或类型的油画。有时用画刀作画后所产生出来的特殊效果,用画笔是画不出来的,所以画刀作画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例如,用刀尖可画出电线、树枝、小草和细树干的造型,用刀轻刮能展示出沙土和粗麻布等感觉,而用刀重刮则可产生出像雾一样的感觉,还可以用刀挑上颜色采用厚涂法塑造物象,等等。从以上来看,用刀作画确实是一种极有特色的油画绘制技巧。
6.肌理技法
自然界的物质形式千姿百态,艺术家的主观创意更是层出不穷,用画笔画刀作画,有时难以满足画面需要。所以,对画面底层结构进行一些辅助性的制作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做底子时,根据需要在底粉中掺入粗、细不同颗粒的物质,能有效地表现不同物质肌理。适当地采用一些其他不同材质的物质粘贴在画布底层上,则会形成一种仿真效果的肌理。
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在未干的底层胶粉上刻画出不同形状的滑动痕迹,而后再用直接或间接画法涂上油彩色,能够得到不同物象的肌理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