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柳宗元与历史的真性情

柳宗元与历史的真性情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殊不知,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学作品竟然有着无比密切、密不可分的特殊联系。他是柳宗元的岳父杨凭的亲弟弟。于是,就有了“说项”这个为人熟知的典故。柳宗元的柳姓,韦应物的韦姓,杨敬之的杨姓在唐朝时期都是名家大姓,高门望族,他们之间的联姻恰是当时士族阶层在为子择妇为女选婿上重视门第出身,不愿和寒门庶族混为一体的充分体现。

柳宗元与历史的真性情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柳宗元曾经写过一篇《大理评事杨君文集后序》,高度评价了杨凌散文写作艺术,赞美其文“讽诵于文人,盈满于江湖,达于京师”,赞美其人“学富识远,才涌未已”,“雄杰老成之风,与时增加”。

比柳宗元稍早的中唐大诗人韦应物的代表作中有一首《送杨氏女》,“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的离别之景,“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的离别之怅,“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的离别之悲,动人心旌,感人至深。

殊不知,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学作品竟然有着无比密切、密不可分的特殊联系。

杨凌何许人也?他是柳宗元的岳父杨凭的亲弟弟。据《新唐书》记载,杨凭“与弟凝、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杨凌的妻子不是别人,正是《送杨氏女》里的“杨氏女”,即韦应物的长女,因为嫁给了杨家,故被父亲称为“杨氏女”。

杨凌与妻子举案齐眉,琴瑟和谐,是一对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更值得称道的是,杨凌和岳父韦应物相处得也非常和谐融洽,二人不时互寄诗词,相与唱和,与其说是翁婿,不如说是朋友,韦应物诗集中的《郡中对雨赠元锡兼简杨凌》《送元锡杨凌》和杨凌笔下的《奉酬韦滁州寄示》都是明证。(www.zuozong.com)

杨凌的儿子,也就是柳宗元的叔伯小舅子,亦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张继、崔护一样凭借一首诗青史留名,流芳百世,而且还为后世创造了一个至今仍在频繁使用的文学典故,他的名字叫杨敬之。

杨敬之在担任国子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清华校长)时,有一个名为项斯的书生几次前来投诗拜谒,杨敬之非常欣赏项斯的诗作,就找了个日子接见了这个年轻人。一番交谈之后,杨敬之对项斯更为喜欢看重了,当场挥毫泼墨,写下了《赠项斯》一诗:“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于是,就有了“说项”这个为人熟知的典故。

柳宗元的柳姓,韦应物的韦姓,杨敬之的杨姓在唐朝时期都是名家大姓,高门望族,他们之间的联姻恰是当时士族阶层在为子择妇为女选婿上重视门第出身,不愿和寒门庶族混为一体的充分体现。后来,随着高门士族的彻底衰落和庶族地主的最终崛起,这种风气日渐式微,等到韦应物的玄孙——大词人韦庄在世的时候,早已经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另一番景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