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志:技术职称改革办公室满足全局聘任需求

甘肃省志:技术职称改革办公室满足全局聘任需求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期,省标准管理局成立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下设职称改革办公室。根据对工程师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统计和等额任命的原则,省质量局技术职称改革办公室及时向省职称改革办公室申请追加6名工程师名额,满足全局对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人员的聘任要求。

甘肃省志:技术职称改革办公室满足全局聘任需求

省质监系统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始于1980年。根据省科委通知规定,省计量管理局成立技术职称评定领导小组,副局长张维善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由孙威学(省计量测试研究所所长,工程师)、达素华(局人事专干)负责日常工作。工程师评定的方法和程序是:将申请人的论文发送有关专家评审,签署评审意见后返回;职称评定领导小组召开评审会,申请人作技术和成果报告并答辩;专家评议,进行无记名投票;局务会议审定。1981年—1982年上半年,评定孙威学、邹星、葛恒建、黄谦鑫、孙振邦、章伟鼎、张晋德、杨伯平、王敬师、赵淑本、蔡兆兴、芦生华等12人为工程师。1982年,省计量管理局成立由工程师组成的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开展初级技术职称评定工作。评定朱乐怡、亢云霞、刘延平、叶吉生等人为助理工程师;评定刘秀英、冯俊桥、柳生英、张作平、潘内纲等人为技术员;吉星辉由主管技师套改为工程师,张大旭以硕士学位评定为工程师。

1983年省计量管理局机构改革,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暂停。

198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实行重大改革,将技术职称改为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定任职资格,行政领导聘任技术职务。实行定编定员定岗后,专业技术职务有比例、有指标,有明确职责。当时正值工资改革,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所聘技术职务与工资直接挂钩。同年4月,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批复国家计量局的报告,同意计量、标准化技术人员靠用工程技术职务系列,根据专业特点,另行制定实施细则。1986年4月,省计量管理局成立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下设职称改革办公室,制定《甘肃省计量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细则》,规定计量专业使用工程技术职务系列和从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的评聘条件,特别规定中专学历以下计量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特殊条件,得到省职称改革办公室的批转,从而使全省计量系统相当数量的具有初高中学历的计量人员能够经过必要的专业和外语考试,获得相应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这是全省除护士等专业技术职务以外,对计量专业技术职务改革作出的特殊政策规定,得到全国许多省市计量系统的参照。同期,省标准管理局成立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下设职称改革办公室。

根据《甘肃省计量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细则》规定的任职条件,经省计量管理局技术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核定,确认1982年以前评定的孙威学等14名工程师,核准调入的关振家、杨守元工程师技术职务;经省标准管理局技术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确认王国辉、洪永康、顾仲毅、竹炳文、李泰森、尹国栋6人的工程师技术职务。予以颁发加盖国务院科级干部局印章的工程师证书。(www.zuozong.com)

省质量管理局成立后,组成技术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继续推进合并后的专业技术职称改革工作,主要任务是负责申报人员学历及条件审查,组织职称考试,技术职称名额测算和申请,组成高级职称评议小组和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的职称评审,向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推荐高级职称人选等工作。1987年7月29日,省质量管理局组成中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由15人组成,主任委员关振家;副主任委员胡菽兰、洪永康;委员陈希平、杨世昌、余桂莲、孙勋先、邹星、尹国栋、孙威学、张大旭、王敬师、李泰森、顾仲毅、曹洪远。由于省质量局和直属事业单位获得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数不够组成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条件,只能组成高级职称评议小组,由6人组成,组长关振家,副组长胡菽兰,组员杨世昌、余桂莲、孙勋先、陈希平,负责对申请高级工程师人员的初步评审,报设在省经济委员会的高级工程师评审委员会正式评审确定。

1987年8月8日,省质量局经请示省职称改革办公室同意,向各地州市标准计量管理局(所)转发国家计量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对湖南省计量局湘量局人字〔1987〕第54号文的答复》,明确对长期在技术干部岗位从事计量检定和质量检验工作的“以工代干”人员,经国家计量局或省质量局统一组织考试合格,在首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可以纳入评聘范围。对其中经过评审达到任职资格的,聘任(任命)相应的技术职务,从而解决了全省标准计量系统从事计量检定和质量检验的“以工代干”人员技术职称评聘问题。1987年11月初,根据工程技术系列的技术职务任职条件规定,省质量局高级技术职务评议小组经过评议,向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推荐竹炳文、李泰森、顾仲毅、杨守元为第一批高级工程师。经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1987年11月16日—12月26日评审,确定竹炳文、李泰森、顾仲毅、杨守元4人高级工程师的任职资格。同时,经省质量局职称改革办公室条件审查并经局中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和卫生、财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56人具备工程师任职资格,1人具备会计师任职资格,1人具备主治医师任职资格;经省质量管理局职称改革办公室条件审查对部分不具备规定学历的计量检定、质量检验人员进行数学物理基础理论和计量专业知识与误差理论的考试,经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确认37人具备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6人具备技术员任职资格;经财务会计系列技术职务评审机构审查,确定2人具备助理会计师任职资格。此外,省质量局职称改革办公室和中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还接受了甘南州标准计量所等地区推荐的工程师任职资格的评审。

根据对工程师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统计和等额任命的原则,省质量局技术职称改革办公室及时向省职称改革办公室申请追加6名工程师名额,满足全局对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人员的聘任要求。1988年3月1日,省质量局印发《关于任命专业技术职务的通知》,任命李泰森、竹炳文、顾仲毅、杨守元为高级工程师;任命张大旭、葛恒建、芦生华、赵淑本、蔡兆兴、朱乐怡、亢云霞、刘延平、郝仲平、叶吉生、张作平、王凤珍、柳生英、高国君、苏文忠、宋子和、潘内纲、张保峰、胡结林、王喜贵、郭俊岚、田惠全、张成功、李建文、杨伯平、范平、赵伟民、邱圣虎、宋力、张晋德、卓大利、黄夕野、兰天林、刘善雨、王玉、李瑞云、张合兴、柳淑英、蒋会礼、李方、董捷、何玉珍、郑燕荣、王景武、吴新勤、廖祖耀、罗金香、田禾、高学礼、倪晓东、王雅魁、曹洪远、张鹏、巩保岱、陈松恩为工程师,田培兰为会计师,戴宽明为主治医师;任命薛鸿昇、杨新彪、王平静、鲁光军、蒲瑞丰、温力杰、张晓宁、张晓文、陈凤凤、谢志民、巨兰芬、傅爱芝、边鸿云、达文光、魏来增、李银花、王兰、杨正平、郭世琴、吴兰英、高燕、伊冀清、王素华、吕云兰、朱正斌、汪慕兰、范俊卿、耿莉力、杨树军、王历霞、赵玉兰、刘学祯、孙楠、牛春光、陈健、刘永顺、孟根莲为助理工程师,张学青、林春兰为助理会计师;任命张继红、席里曼、张瑞赤、贾子仁、张其寅、许敬东为技术员,第一次职称改革工作基本结束。根据规定,省质量局行政人员原则上不聘任技术职务。1991年—1993年,经依照规定程序进行论文和技术成果的讲述答辩、经局高评小组评审推荐,省高级工程师评审委员会评定,葛恒健、张大旭2人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并由省质量局聘任为高级工程师。之后,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进入常态化,在技术职务限额内,对具备任职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施行申请、评审、任命经常化。针对地县两级标准计量部门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人员较多,影响技术职称评定和晋升的实际,1993年9月11日—12日,省质量局与省职称改革办公室联合举行计量基础知识考试,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和晋升计量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条件。全省标准计量系统650人参加考试,426人考试合格,分别评定或晋升了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基本解决了地县两级标准计量技术机构高中学历以下人员技术职务评聘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