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志:质量技术监督志-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甘肃省志:质量技术监督志-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法定计量单位是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允许使用或强制使用的计量单位。1875年法国政府在巴黎召开“米制外交会议”,20个国家派代表参加,正式签订“米制公约”,公认米制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制。所以国际单位制的任何变化都应承认为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1959年8月,省计量局印发国务院《命令》和《公制计量单位》,推行公制,统一全省计量单位制度。

甘肃省志:质量技术监督志-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是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允许使用或强制使用的计量单位。《计量法》规定,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明确规定: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1990年年底以前完成向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

一、我国近代计量单位制度的变迁

中国近代的计量单位制是米制、市制和英制三种计量单位并存。英制是英国的计量单位,如英寸、英尺、码、迈(英里,是英文miles的音译)、磅、夸脱、品脱、加仑、盎司等。至今仍有用“英寸”表示电视机屏幕,用“磅”说明暖水瓶容量,用“迈”称呼车速。市制是自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制度以后一直沿用的计量单位制度。度制以寸、尺、丈(十进制)为单位,量制以合、升、斗(十进制)为单位,衡制以两、斤(1斤=16两)为单位。米制原是法国的计量单位制度,采用“米”为长度单位,“升”为容量单位,“千克”为质量单位。1875年法国政府在巴黎召开“米制外交会议”,20个国家派代表参加,正式签订“米制公约”,公认米制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制。1954年第10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确定采用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和发光强度6个量作为实用计量单位制的基本量。采用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和坎德拉(cd)作为基本单位。1960年10月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把这种实用计量单位制定名为国际单位制,以SI作为国际单位制通用的缩写符号,推荐各国采用。1974年10月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增加国际单位制的第七个基本单位——摩尔(mol)。

米制传入中国,与传统度量衡市制相遇,先后发生两件值得庆幸的事。一是1909年清政府请国际权度局制作“营造尺”和“库平两”铂铱合金原器各一件,度量衡单位按国际公制(米制)定义,即度制营造尺的1尺=32厘米,1米=3.125尺;衡制库平两的1两=37.301克,1斤=596.8克,1千克=26.81两。由此,我国度量衡单位量值与国际米制单位量值建立官方可比关系。二是1928年7月18日,南京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推行标准制和市用制:长度以一公尺为标准尺,容量以一公升为标准升,重量以一公斤为标准斤。与市制的换算比例关系是:长度以标准尺三分之一为市尺,重量以标准斤二分之一为市斤,容量以标准升为升,土地面积以6000平方尺(60平方丈)为亩。1929年又规定: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500米,即公里(1千米)的二分之一为市里,开启了用国际先进计量制度(米制)对传统度量衡的改造。

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国际公制(米制)为我国基本计量制度;在全国推广米制、改革市制、限制英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包括: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见表1);

(2)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见表2);

(3)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见表3);

(4)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单位;

(5)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词头见表4)

表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续表

表2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续表

表3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续表

表4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续表(www.zuozong.com)

注:1.周、月、年(年的符号为a)为一般常用时间单位。
2.[]内的字,是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的字。
3.()内的字为前者的同义语。
4.角度单位度分秒的符号不处于数字后时,用括弧。
5.升的符号中,小写字母l为备用符号。
6.r为“转”的符号。
7.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
8.公里为千米的俗称,符号为km。
9.104称为万,108称为亿,1012称为万亿,这类数词的使用不受词头名称的影响,但不应与词头混淆。*说明:
1.计量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所以国际单位制的任何变化都应承认为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1)1995年第20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作出决定,取消弧度和球面度两个辅助单位,归入导出单位类中。因此,本志书按国家标准《量和单位》的方案,将原表2和表3合并,标题为“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2)1991年10月第19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议,增加4个新的SI词头,即10-24、10-21、1021、1024。现补充到表4“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词头从16个增加到20个。
2.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表3)中第11栏“土地面积”,是依据1990年7月27日国务院第65次常务会议批准的国家技监局、国家土地管理局、农业部共同拟定的关于改革我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方案,选用的土地面积计量单位。
3.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表3)中第12栏“血压”,是依据1993年5月国家技监局、卫生部、国家医药局《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和1998年7月27日国家质监局、卫生部的补充通知,选用的血压计量单位。

三、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的重大步骤

1.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以国际公制(米制)为我国基本计量制度;将市制原定一斤为十六两改为一斤为十两;中医处方用药,可以继续使用一斤为十六两的市制,暂不改革。在全国推广米制、改革市制、限制英制,废除旧杂制。

1959年8月,省计量局印发国务院《命令》和《公制计量单位》,推行公制,统一全省计量单位制度。

2.1977年4月5日,国务院转发国家标准计量局、卫生部、商业部、总后勤部《关于改革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的请示报告》,同意将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改为米制的克、毫克、升、毫升,并要求新出版的和修订再版的中医中药书刊、药典、规范和教材,一律采用米制计量单位。改制工作于1978年全面实施,1979年结束。

3.1977年5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第三条规定:“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是米制,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

4.1982年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出版局、中国国际单位制推行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方案(试行)》。

5.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决定在国际单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我国的计量单位。明令1990年年底以前,全国完成向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农田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改革,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改革方案,另行公布。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公布,使计量单位制度的改革纳入法制轨道。

6.1990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技监局等三部局发布关于改革全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方案,决定采用以下土地面积计量单位,即平方公里(100万平方米,km2);公顷(1万平方米,hm2);平方米(1平方米,m2)。要求全国自1992年1月1日起,在统计工作和对外签约中,一律使用规定的土地面积计量单位。

四、全省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成果

按照国务院确定的目标,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计量系统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全省除一些特殊领域外,基本完成向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

(一)加强宣传,增强社会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识

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法定计量单位的宣传普及活动,据统计,从1985年—1990年期间,全省编印有关资料40多万册(张);举办各种学习班、讲座500余次,普遍增强社会法定计量单位的观念和使用意识。

(二)组织对市制计量单位的改革

至1988年年底,全省市制度量衡器具已基本淘汰,竹木直尺改制率达93%,量提改制率达70%,杆秤改制率达到80%,台案秤改制率达93%,法定计量单位的器具得到广泛使用。国营、集体商店普遍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的标签,集市贸易中逐步按法定计量单位标价,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全部改为米制,仅兰州市就改制5万多支戥秤。

1989年6月,省质量局和省工商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市制秤、尺和以质量标称的量提,从1991年起停止使用。为有效推进衡器改制,全省各地向商店和集贸市场的固定摊点,推广使用经国家技监局批准的双面字盘台式弹簧秤。

(三)限制英制单位的使用

市场销售自行车、电视机、暖水瓶、电风扇等商品,其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全部废除英制单位,改为以法定计量单位标注。新设计制造的仪器仪表和设备,严格禁止使用英制。特别采取严格措施,控制钢卷尺、钢直尺、直角尺、游标卡尺等双刻度量器的制造和使用。新出版印刷物,不得使用英制单位。各种外文书刊资料的中文译本,均加注法定计量单位。

(四)实质性推进仪器仪表的改制

1985年7月10日,省计量局、省机械总公司联合转发国家计量局、机械工业部《关于压力、测力仪表改制》的函。兰州市计量测试研究所作为试点,于1985年年底率先完成活塞压力计和标准压力表的改制。1986年,全省使用中的仪器仪表改制工作全面铺开。到1987年年底,用于量值传递的二、三等标准测力机(计),一、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标准压力表改制基本完成。一般仪器仪表的改制进展迅速,各类材料试验机改制率达94%。从1989年起,血压计(表)已全部按双刻度生产。90%以上的在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压力仪表,更换表盘或作标度换算。其他各种仪器仪表和检测设备都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标度。全省共改制各种压力、测力仪器仪表10万多台(块、件)。

(五)文化科研领域普遍推行法定计量单位

坚持新闻、教材、出版物等宣传教育领域先行改制的原则,在报刊、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发挥导向作用。督促出版物普遍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对院校教材组织两次大规模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的修订。各级行政部门、人民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公文、统计报表,普遍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部门,新制定、修订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新撰写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以及技术情报资料等,全面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对工业交通企业,则通过计量定级升级、认证、发放制造生产许可证和产品评优等活动和措施,促使其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从设计图纸、工艺文件、操作规程到产品使用说明书、铭牌商标、包装标识等,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1994年12月,国家技监局召开全国实施法定计量单位经验交流会,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兰州工贸商场被评为“全国实施法定计量单位先进集体”。

计量单位制度的改革虽然取得全面进展,但仍有发展不平衡的部位和领域,如一些新闻报道和行政公文中,还会出现一些非法定计量单位;“三资”企业的出现和成套设备(尤其是二手设备)的引进,使得公英制计量单位混用的现象仍然存在;广大农村农民对使用市制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习惯长期存在,需逐步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