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河之间,一片沃野,水草丰盛,古为多民族游牧之地,今为引黄自流灌溉,是宁夏主要产粮地区之一。大武口区,自古为宁夏北部咽喉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自汉代至清代,为军事重防之地,特别是明代,在区内筑长城,设关隘,陈重兵扼守。贺兰山北与卓子山、狼山形成屏障,北扼乌海磴口方向;西通河西走廊、兰州,为右翼屏障;东南跨黄河与陕北高原相顾,可掩护后方安全,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大武口区地处宁夏平原北部,贺兰山形似骏马,耸立于西部,呈南北走向,长250公里,宽15公里至50公里,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山之西坡平缓,东坡断崖陡壁较多,中间高、南北低,山之横向多缺口,为东西方向主要通道。山之西面为阿拉善草原。东临波涛汹涌的黄河,奔腾北去。越河之东,为鄂尔多斯高原。山河之间,一片沃野,水草丰盛,古为多民族游牧之地,今为引黄自流灌溉,是宁夏主要产粮地区之一。
大武口区,自古为宁夏北部咽喉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自汉代至清代,为军事重防之地,特别是明代,在区内筑长城,设关隘,陈重兵扼守。《嘉靖宁夏新志》载:“苟失平虏,则无宁夏;无宁夏则无平、固;无平、固则关中骚动,渐内地,患不可量矣。”明代兵部尚书桂萼评:“宁夏西据贺兰山雄,东据黄河之险,甚为备也。”背山面河,四塞险固,中国有之,是以御外夷,外夷窃之,足抗中国”。实为宁夏北境之门户,“朔方之天堑”。
贺兰山腹地,沟壑纵横连属,山之阴坡,森林茂密,大武口沟通道,有通往后山之公路与通往汝箕沟之铁路,坚守有险可凭,进出有通道。贺兰山北与卓子山、狼山形成屏障,北扼乌海磴口方向;西通河西走廊、兰州,为右翼屏障;东南跨黄河与陕北高原相顾,可掩护后方安全,军事地位十分重要。(www.zuozong.com)
大武口区东部平罗境,地处包兰铁路中继线,109国道包兰段,为交通要道。山河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引黄灌溉,农牧业发达。贺兰山腹地煤炭资源丰富,区内工业较发达。山地与平原互为依托,以山控原、以原养山,为宁夏富庶之地,今仍不失为重防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