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思路,以适水产业、设施农业、特色养殖、酿酒葡萄为主导产业,做精做细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
2012年,设施农业产值将达到4825万元。在特色养殖业发展方面,以奶牛、小公鸡为主导产业,通过建设标准化养殖园区,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不断推进大武口区畜牧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区域特色化转变。全区奶牛存栏1010头,年出栏小公鸡60余万只。其他养殖业如养羊、肉牛、生猪等形成一定的规模。
一、大家畜
1994—2002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家畜以牛为主,饲养量在200头(匹)左右。
2003—2012年,由于行政区域调整,农业用地及农业人口的增加,肉牛、奶牛发展较快,2003年大家畜饲养量1620头(匹),2006年为2060头(匹),2012年初为2510头(匹)。
2013年大家畜存栏2902头(匹),饲养量4150头(匹),同比增长15.6%,42.6%。其中牛饲养量3028头,肉驴饲养量1122头。
二、奶牛
2000年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约200万元,在长兴办事处投资建设养殖园区,2001年开始投产使用,奶牛养殖不断发展,存栏数量逐年增加。2007年全区饲养量达260头。2008年,安置农场大林润奶牛场投产使用,全区奶牛饲养量达653头,奶产量1254吨。2010年,兴文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大武口区长兴奶牛养殖合作社成立,带动奶牛行业稳定发展。
2012年奶牛存栏1010头,奶产量2454吨。2013年奶牛存栏1218头,奶产量3650吨分别比上年增加20.6%、38.2%。
三、羊只
1994年,政府投资14万元引进辽宁白绒山羊种公羊185只,种母羊20只,进行杂交自繁,羊产业迅速发展。
1994年饲养量14500只,1998年55400只,2001年72400只。
2002年由于国家封山禁牧政策的实施,大部分羊只下山进行舍饲养殖,由于饲草储备及管理经验不足,使羊只大批出栏,2003年减少到43000只。
2005—2012年,大武口区城市建设加速,涉农养殖户大部分住进楼房,羊只饲养量徘徊在4万—5万只之间。
2012—2013年,由于肉羊的规模化快速发展,2013年饲养量达5.2万只,同比增长10.8%。(www.zuozong.com)
四、生猪
1994—2004年,生猪饲养量保持在4000头—5000头左右。
2005年,引进了隆亥种猪繁育场,引导辖区生猪快速发展2006—2007年饲养量达33000头。
2008—2012年,政府惠民政策,从北京茶园引进种公猪30头、种母猪10头。再次激励大武口区生猪养殖业迅速发展,2008年生猪饲养量为41200头,2010年为44500头,2012年为46900头。
2013年生猪饲养量3.98万头,同比下降15.1%。
五、肉鸡
1994—1997年,肉鸡(包括小公鸡)初步发展,饲养量4万只至5万只左右。
1998年,石嘴山市养鸡场移交大武口区,2002年集体鸡场解体,形成农户自主经营模式,因管理完善,肉鸡数量成倍增长,使大武口区肉鸡养殖业走上规模化发展。
2003年,在市场带动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涌现出一大批规模养殖户,肉鸡饲养量达35.6万只,肉产量512吨;2008年饲养量63.54万只,肉产量912吨,2010年饲养量76.42万只,肉产量1024吨。2012年,饲养量94.69万只,肉产量1325吨。2013年饲养量99.3万只,同比增长5.1%。
六、蛋鸡
1994—1997年,蛋鸡养殖以家庭生产、自食为主,蛋鸡饲养量在5.0万只左右,其中:石嘴山市养鸡场有蛋鸡4.5万只。
1998—2001年,市养鸡场移交大武口区,带动了大武口区养鸡业快速发展,1998年饲养量5.5万只。2001年,饲养量达6.4万只。
2002—2009年蛋鸡稳定发展,2002年蛋鸡饲养量7.3万只,2005年达8.4万只,2009年为14.6万只。2010—2012年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用地减少的影响,蛋鸡饲养量有所下降,2010年饲养量达到11.2万只,2012年饲养量只有6.9万只。2013年饲养量9.9万只,同比增长3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