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武口区志:国有及控股企业

大武口区志:国有及控股企业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形成了以国有、私营和外资企业为主的煤炭及深加工产业。以宁夏天地奔牛集团、西北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宁夏三一骏马电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是全国刮板输送机、皮带输送机、防爆电机、矿山金属支柱、洗选煤设备等煤矿机械制造业的重点企业。

大武口区志:国有及控股企业

一、重点企业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大武口区工业企业已发展到4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3家,涌现出了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宁夏西北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宁夏西北骏马电机制造公司、国电大武口发电厂、宁夏大荣化工冶金有限公司、石嘴山矿业集团、宁夏亿群矿业、宁夏贺兰山冶金、宁夏日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全市重点骨干企业,培育了东方钽业上市公司,创出了“宝山牌”钽粉、钽丝,“宁河牌”石灰氮、双氰胺,“石鑫牌”硅铁,“沙湖牌”面巾纸等一批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名牌产品。

二、产业加工

辖区现有各种工业产品30多种,硅铁、碳化硅、碳素制品、电石、石灰氮、双氰胺、煤炭机械、钽粉、钽丝、铍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区首位;高比容钽粉、钽丝的产量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国内唯一的铍金属生产基地;石灰氮、双氰胺产量居亚洲首位;煤基炭材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50%以上,全国总产量的20%,已经成为世界煤基活性炭市场的重要产地。

三、技术创新

大武口区有自治区级高新材料产业开发区,是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全区骨干企业中有80%已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其中: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宁夏天地奔牛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和特种材料试验室,并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863成果转化基地;贺兰山铁合金有限公司建成自治区铁合金行业技术中心;北方碳化硅建立了自治区碳化硅行业技术中心;宁夏西北煤矿机械制造公司、大荣化工等一批企业也都相继成为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大中型工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17%,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四、整体效益

2009年大武口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56亿元(2005年50亿元),年均递增30%;实现利税达到9.4亿元,年均递增17%;实现净盈利达到5.4亿元,年均递增39%。

五、支柱产业(www.zuozong.com)

2009年,新材料(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基炭材工业)、机械制造、煤炭采选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0%以上。

六、循环经济

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大胆探索和实践,引导宁夏赛马水泥、宁夏中节能新材料公司、宁夏大荣化工、宁夏太西电力公司、宁夏恒运达矸石砖厂、大武口区天利建材厂等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年消耗煤矸石80万吨,粉煤灰60万吨,其他工业废渣30万吨。

加大电石炉、碳素炉、炭化炉、发电等工业炉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余气的梯级利用和回收再利用。将宁夏中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国电大武口发电厂、宁夏贺兰山冶金公司、石嘴山市恒运达矸石砖厂、宁夏西峰活性炭有限公司、宁夏太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宁益隆冶金有限公司、宁夏大荣化工冶金有限公司、宁夏华亿镁业金达分公司、神华宁煤活性炭公司、市西源煤业公司、埃肯(宁夏)碳素公司等20家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组织埃肯(中国)碳素、西源煤业、宁夏金辰冶金化工等单位实施余热、尾气回收利用技改,实现了节能减排,循环利用。

围绕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加快太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依托神华宁煤太西洗煤厂建成了以太西煤的精深加工利用为主体,以冶金、镁及镁合金材料、煤基活性炭、水泥、热电联产、环保墙体材料等为主导产业,形成余热、余气、工业废渣再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企业的能耗不断下降,“三废”利用率大幅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各生产工序连续循环,产业链不断延伸,拓展了发展空间,为全市乃至全区循环经济发展充实了内容,探索了新路,积累了经验。

七、高新技术开发区

着力打造工业园区,建立了相对集中、设施功能较为完善的石嘴山高新技术开发区,搭建工业发展平台。自2003年始,开发区共引进项目178多个,累计引进资金3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3个。投资过亿元的企业10家,上市公司3家,外商独资企业1家。开发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修道路18公里,完成了四条主干道路部分路段路灯架设;绿化造林面积1020亩。11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已投入使用;日供气41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和日供水能力达1.5万立方米输配管道贯通;通讯网络畅通;年吞吐量30万吨的铁路货运站台投入使用,达到了“五通一平”,满足了大部分企业入园需求。

2009年,大武口区完成工业增加值68.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7%,是2005年的2.5倍,年均递增25.6%,工业对地区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稳固提升。辖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煤炭采选、机械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煤基炭材、电力、冶金、建材等产业体系。形成了以国有、私营和外资企业为主的煤炭及深加工产业。特别是以煤炭为原料已经形成的主要包括活性炭、碳素、碳化硅为主的煤基炭材行业,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其中埃肯(中国)碳素和宁平碳素公司生产的碳素制品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产品质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是国内重要的多灰碳素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新材料产业的骨干企业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钽、铌、铍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是国内唯一“国际钽铌研究中心(TIC)”的成员企业和铍材料研制和加工基地,和美国卡博特公司、德国JTST集团同居世界钽业三强,钽丝、细径钽丝分别占世界20%和45%的市场份额。以宁夏天地奔牛集团、西北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宁夏三一骏马电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是全国刮板输送机、皮带输送机、防爆电机、矿山金属支柱、洗选煤设备等煤矿机械制造业的重点企业。主要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以上,是全国重要煤炭机械生产基地。精细化工产业中的宁夏大荣化工集团以电石为原料生产石灰铵和双氰胺,初步形成氰胺产业的优势,其生产的主要产品电石、石灰氮、正肥丹、双氰胺等,在品种、数量、质量、市场开发等优势位列国内同行业首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