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管护范围:城区内街路、广场、公园、绿地的所有绿化;城市外围绿化包括主干道路、北武当、舍予圆、星海湖、南域、石炭井沟口、石炭井居住区等。总管护面积5.6万亩。局系统下设10个管护单位、1个林业行政监察站、1个供水单位,正式职工185人,季节性临时工800多人。2011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5%、绿地率达34.4%、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15.7平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15.97%。
一、植树造林
1996年,石嘴山市委、政府因地制宜,作出决定创建“园林化城市”,建设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占地4500亩,于1997年11月正式启动,1998年9月向游人开放;二期扩建工程(西山综合治理工程)5500亩,于2002年开工建设,分两年组织实施。自工程建设以来,共发动280多个驻地单位,34.2万人次参加森林公园义务植树,完成80个品种、37.4万株树木的栽植任务。经过7年不间断建设,这片昔日的戈壁滩终于变成了一片绿洲。
1998年3月,大武口区委、区政府公布了建设防护林的规划,出台《关于认真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定》,成立绿化领导小组。机关、团体、学校也相应地成立了绿化领导小组,有组织地开展义务植树造林运动。是年,区直属机关开始在辖区外围营造大片林,到2012年共建成北武当生态林、南沙海生态园、星光生态园等三处大片林基地。县(区)造林基地发展到几十处;村庄造林基地发展到3处:长兴办事处、长胜办事处和沟口办事处。
2003年,开展春、冬两季区级机关职工、干部、市辖区中学师生义务植树劳动。
2005年,大武口区人民政府号召在公路两旁植树。树种多为杨、柳、白蜡、臭椿等。
2001—2006年,大武口区用于绿化建设的投入达1.5亿元,石嘴山市用于大武口地区的绿化建设投资达2亿元,驻地单位投入庭院绿化美化资金达1.5亿元,为山水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
2007年,大武口区重点实施了新区生态园建设、星海湖南域综合服务区绿化、森林公园及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绿化以及市区街路“见缝插绿”、做精做美等生态建设工程,共完成人工造林14854.1亩,种植各类树木、草花488万株。
2008年,大武口区重点实施了行政新区(景观)生态园建设、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彩叶植物种植、星光苗木生态园建设、青山公园改造、工人西街绿化、世纪大道延伸段绿化和创建国家园林化城市等工作,绿化总投资9462.5万元,总面积10963亩,栽植各类树木、草花504.94万株。
2009年,大武口区重点实施了南沙海小渊基金二期、经果林枸杞园建设项目、城市节点做精做美项目以及舍予圆、北武当、世纪大道、新区、工业园区、长庆街、前进路、环村镇等11项绿化工程,实施养德苑等园林工程,完成总投资8378.6万元,共栽植各类树木、草花400余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2万亩。
2010年,大武口区实施了西大滩火车站环境综合整治绿化工程、西大滩三二支沟东侧环境综合整治绿化工程、包兰铁路绿化工程、隆湖大道一期绿化工程、贺兰山生态博物馆周边绿化工程、彩虹桥周边绿化工程、小渊基金三期绿化工程、舍予圆胡杨林建设项目、星光大道隔离带绿化工程、沙湖大道北侧绿化工程、朝阳街隔离带绿化改造工程、石炭井沟口绿化建设工程、石炭井矿区环境综合整治绿化工程、长城路绿化工程,五十大庆市区绿化完善等工程项目,总绿化面积2.8万亩,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栽植各类树木、草花330万株。
2011年,大武口区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核心区的目标,以生态大环境建设为重点,实施了贺兰山东麓(石炭井沟口)生态治理项目、世纪大道北延伸段绿化工程、大武口区新建道路绿化工程(包含大武口区星海镇经济区新建道路一期绿化工程、贺兰山南路延伸段绿化工程)、大武口区绿化完善及市区做精作美(包含黄河街隔离带绿化改造工程,石嘴山经济开发区道路绿化完善工程,大武口城区、街路、广场、绿地补植及草花栽植、盆花摆放)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栽植各类乔木、常青树、花灌木、草花、摆放盆花等共341.81万株,总绿化面积9166亩,总投资9058.97万元。
2012年,大武口区重点生态建设呈现项目多、投资大、亮点突出等特色,实施15个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栽植各类乔木、常青树、花灌木、草花等共600余万株,新增绿化面积7000亩。完成城市公园、工农大渠沿线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永康南路(长庆街—星光大道)段及长胜路(解放街—澳门街)段北侧绿化工程、新区经二路及纬六路绿化工程等重点精品项目,提升城市品位和居民幸福指数。完成大学路、水城路、星光大道延伸段、大武口区劳务移民安置区一期绿化工程等星海镇绿化项目,体现“一街一品、一路一景”的园林城市特色。完成贺兰山南路延伸段、锦林小区和丽日小区绿化改造工程、工业园区四号路等城市区内做精作美项目,形成“通道绿化不断线、公园景区镶市区”和“远看是森林、近看是园林”的生态景观。完成贺兰山东麓(石炭井沟口)生态治理、煤炭市场环境道路绿化工程、山水葡萄小镇等城市外围生态治理项目,发扬愚公绿山精神,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1994—2012年,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20万人次。20年共义务植树近3600万株。在全区共造荒山林5500亩。成活率达50%,保存率达到55%,覆盖率由1994年的2.1%提高到15.97%。
2013年,大武口区投资1.1亿元实施渌园、雅园、五路口绿地改造及劳务移民安置区(二期)绿化、煤炭市场环境整治绿化(二期)等16个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完成绿化面积3000亩,栽植各类苗木400万株。
二、市区美化
大武口区充分利用城区绿化基础好的有利条件,坚持“求精、求美、求特、求雅”,打造城区绿化的个性品牌。突出抓好城市广场、公园建设,通过填沟建绿、旧城改造、拆迁补绿、见空造绿等措施,相继将垃圾场、废水沟建成了东方广场、市政广场、火炬广场、金西域广场等绿地,突出植物造景、以绿为主、乔灌草花结合的绿化设计理念,使公园绿化植物错落有致,自然景观特色鲜明,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在增加绿地面积的同时,大力实施做精做美工程,充分借鉴周边地区城市节点绿化的成功经验,吸取众家之长,分阶段对世纪大道、黄河街等8街12路街头绿地进行了绿化美化,建成了合欢一条路、千头椿一条街等由绿树、鲜花、草坪装扮而成的城市主干道,形成了一街一景观、一路一特色的景观效果,使大武口街道两旁树木成行、浓荫遍地,游园、广场、街头绿色星罗棋布,基本达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有休闲绿地的标准,群众对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满意度逐年提高。2004年后,大武口区园林管理局平均每年种植草花50万株以上,摆放盆花20万盆,极大丰富了城市色彩,美化了城市环境,受到市民好评。
三、经果林
大武口区经果林的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沟口办事处、长兴办事处、长胜办事处及贺东庄园等地,总面积1万亩,以苹果树、葡萄树、红枣树为主,同时还有梨树、桃树、杏树、李子树、山楂树、樱桃树等小面积的杂果。其中苹果、梨、桃、杏、梅、李、山楂、樱桃等果树面积为4266.29亩,红枣3485.81亩,葡萄2275.8亩(其中鲜食葡萄225.8亩,酿酒葡萄2050亩)。
沟口办事处有经济林种植户35户,果园总面积3694.2亩,实际种植面积为2705.2亩。其中面积在100亩以上规模较大的有8家,100亩以下的27家。果园建于20世纪80年代,栽植苹果树品种以秦冠、黄元帅、红元帅、国光、红富士、新乔纳金为主,2000年增加了梨树、杏树、葡萄等品种,每年果品产量为750万公斤。因果树老化产量逐年下降。
长兴办事处(原大武口乡)在历史发展中建有两处果园,一处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大武口乡西侧建设苹果树果园200亩,因品种老化、经济效益差被淘汰,2001年后完全放弃管理。另一处是1993年由政府扶持、50多户农民参与在陈台子滩开发种植果园450亩,树种为苹果树、梨树、桃树。苹果树,品种为黄元帅、红元帅、国光。1997年进入水果经济效益高峰期,后因苹果树品种退化,果园发展进入低潮,农户逐渐退出果园种植,部分土地改种蔬菜和粮食作物,果园面积减少到100多亩,大武口乡将陈台子滩果园承包给10户村民,年产量为25万公斤。(www.zuozong.com)
星海镇1993年有果树100亩,主要是苹果树和梨树。苹果的品种为国光、元帅。1997年时由于品种老化,果树全部采伐,改种粮食作物。1999年隆湖开发区妇联在果园村发展果树庭院经济,居民种植葡萄树和苹果树,因管理不善,至2013年仅有15亩管护较好。
长胜办事处的林果业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面积大小不一,小的为几亩,大的可达70亩,个别在100亩以上。20世纪90年代末,因果树品种老化,市场经济状况不良,林果业逐年萎缩。2003年5月长胜办事处由平罗划归大武口区管理后,种植面积在20亩以上的仅有8家,因树体老化,竞争力不强,种植面积逐渐缩小。2006年,有59户种植果树,集体7家,个体52家。果园面积5亩以下的有35户,5—10亩的有8户,10—20亩的有10户,20亩以上的有6户,总面积为1071.9亩。
1996年,贺东庄园栽植葡萄2100亩,其中酿酒葡萄2050亩,鲜食葡萄50亩。酿酒葡萄主要品种为赤霞珠,梅辄鹿等,鲜食葡萄品种为红提。植树5.72万株,当年营造宽4米,长500米的紧密结构的防护林带一条。2013年又更新酿酒葡萄400亩,植树8.88万株,
2012年,沟口管理所栽植红枣3268亩,品种为灵武长枣、同心圆枣、中宁小枣等,植树4.51万株。
四、绿地分布
大武口区有园林绿地面积1109.8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3.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79平方米,包括单独绿地和分布于公园、广场、街路中的绿地。
单独绿地共计10处,包括工农大渠一、二(花卉市场小游园)、三期以及青山绿地、三角绿地、五路口转盘、南沙海景区、黄河街绿地(3处)、煤苑、太西绿地。
公园绿地包括青山公园、新区人民公园、汇泽公园、丽锦公园、星月海生态公园、森林公园、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渌园、雅园。
广场绿地包括市政广场、太西广场、五环广场、东方广场、火炬广场、枫情水岸、新月广场。
街路绿地包括市区内9街13路以及机械装备区二号、三号、四号路、星光大道、世纪大道、石嘴山市新区环湖路、经二路、纬六路、山水大道、山海路、长城路、隆湖大道、大学路、水城路、金晶路。
小于50亩绿地主要分布在市区各小街小路和大部分广场中,另外还有一些绿地分布在丽锦公园、新区人民公园和小游园中。
图4-1 小于50亩绿地分布(单位:亩)
大于50亩小于200亩的绿地主要分布在市区主要街路和主要休闲公园中,如朝阳街、贺兰山路、黄河街、青山公园、汇泽公园和渌园等。
图4-2 50—200亩绿地分布(单位:亩)
面积在200亩以上的绿地主要在南沙海景区、世纪大道、五路口转盘、锦林小区北侧和日元项目林区中。
图4-3 200亩以上绿地分布(单位: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