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术之二:对立统一的哲学理念

武术之二:对立统一的哲学理念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既然是矛盾体,各种拳种就具有矛盾特殊性的哲学理念。当然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时,又运用了量变与质变的哲学理念。所以,武术的学习是一个悟“哲学”的过程,强调循序渐进,从而达到“哲”的境界,这就是武术“哲学”理念的体现。武术界的各种赛事,运动员入赛场后与退场前须向裁判员、主席台及观众行抱拳礼。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人见面时,须行抱拳礼。

武术之二:对立统一的哲学理念

武术套路中,比如太极拳,充满着这种虚实、阴阳等矛盾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思想。对任何外来施加的力,采取不抵抗“柔”的态度,暴露出对方弱点,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

同时,中国武术讲究“四两拨千斤”,即用较小的力顺势而去战胜较大的力;阴与阳在太极拳中的互相转化也是该拳种的优势,也反映出矛盾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规律。“力小”与“力大”、阴与阳是矛盾的双方,从常规上看,应该是以大胜小、以阳胜阴的,但中国武术却用“用劲之通”的转化途径,使这一矛盾相互转化,做到以小胜大,以柔克刚!

中国哲学认为,阴阳是独立不改的基本质料,任何事物离开了阴阳,它其中所蕴含的“道”,也就成为一个混沌的存在!阴阳之说,是古人对大自然万象万物长期观察的总结,中国古典哲学中有关万物生长变化的关联点,同时也是中国文字形成的起源!武术要求“动静相生”“刚柔互补”“快慢相间”“后发先至”等,这都是以阴阳辩证观念为指导,却充满着矛盾的转化。比如,各种象形取意的拳种和拳式,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这一哲学观念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矛盾体。既然是矛盾体,各种拳种就具有矛盾特殊性的哲学理念。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各个方面及其特点,即矛盾的个性和相对性。矛盾特殊性的含义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③在同一事物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上,矛盾的各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表现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中国武术中,有的派别讲究“有招无式”“一招制敌”等;有的派别提出“后发制人”,既有套路的威力,又可具体攻敌弱点,灵活使用,体现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只有具备特殊性才有自己拳种的优势。在拳种具体运用中,根据不同对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打击与防御方法,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达到制敌的目的。当然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时,又运用了量变与质变的哲学理念。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质变。在太极拳中力的“弱”与“强”的控制,就是量变与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从柔中突出“奇”“巧”力,突破量变,从而达到质变,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击败对手。另外,武术蕴含了一个“度”的把握,根据对手情况做到一掌、一拳的力该用到什么程度,一推、一抓的用力有多大等,都关系到“度”。如虚招的力不可太大,因为虚招是为实招作准备的,太大有可能会错过实招制敌的最佳时机,而太小又起不到假装攻击的作用,需要掌握好“度”,不轻不重,才能达到效果。

所以,武术的学习是一个悟“哲学”的过程,强调循序渐进,从而达到“哲”的境界,这就是武术“哲学”理念的体现。

【知识拓展】

抱拳礼的规范

抱拳礼亦称拱手礼,是古代人们对神的尊敬,在祈祷前的礼仪姿势,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礼,表示恭敬。后来人们在交往中使用拱手礼表示像尊敬神一样的尊敬对方。所谓礼仪在古代来说都是经过一些表示不会伤害对方的仪式发展而来的,如作揖,之所以必须双手作揖,是因为这个姿势表示“我双手里没有武器”以示友好。抱拳、握手,也是出于类似的原因。

动作姿势: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握拳,双手由体侧迅速向胸前合抱,左掌心掩贴右拳面,两小臂微内旋撑圆,肘尖略下垂,平举于胸前,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

要点:行礼迅速、精神饱满、态度诚恳。(www.zuozong.com)

抱拳礼的含义: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

另有以下几种解释:

(1)以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有武德之意;屈左手拇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以理服人、武不犯禁”来约束勇武本意。

(2)左掌右拳两臂撑圆抱于胸前,手有五指为“五湖”,分四个区间为“四海”,即平时所讲的“五湖四海”,过去讲“五湖四海皆兄弟”(泛指五洲四洋)表示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之意。

(3)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或前辈指教。

(4)两手抱于胸前微外翻,是向对方展示在交手前没拿暗器,表示清白,不失光明磊落,演绎而成现在的抱拳礼。

抱拳礼也是一种传统的见面礼仪,是武术界礼仪中常见的一种行礼方式,过去称“见礼”“有礼”,现在叫“武礼”。武礼也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所规定的一个礼仪动作。武术界的各种赛事,运动员入赛场后与退场前须向裁判员、主席台及观众行抱拳礼。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人见面时,须行抱拳礼。武术界学生、徒弟遇见老师、师傅及武术前辈时,需先向老师、师傅及武术前辈行抱拳礼,以示尊敬。同时,老师、师傅及武术前辈行抱拳礼还礼,以示互相尊敬之意。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