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液压凿岩机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就要求其液压泵必须达到规定的排量。因为柱塞泵具有容积效率较高、工作压力高且流量可调等特点,所以在液压凿岩机上应用广泛。液压凿岩机在工作过程中常常出现冲击频率下降或油压偏低的现象,这一般是由于柱塞泵故障所致。
1.柱塞泵供油不足的故障
(1)空气侵入柱塞泵工作腔引起排量减小 引起故障的主要原因:液压凿岩机的作业环境比较恶劣,在此环境下很容易出现柱塞泵的吸油口处密封不严或吸油管破裂等现象,使泵吸进了空气。
柱塞泵在工作中,如果柱塞工作腔内的油进了空气,当柱塞处于压油口位置时,柱塞将对腔内的空气和油液增压。当柱塞运动到缸体孔底部时,其底部总会存有部分剩余容积,即有部分增压的油液滞留于腔内剩余容积中。当柱塞继续运行到吸油口位置时,随着腔内容积的增大,内部油液压力降低,滞留在剩余容积中的空气随之膨胀,这样工作腔中的部分容积将被这部分空气所占据,使得柱塞泵的实际吸油量减少。当进入油液中的空气达到一定量时,将会造成系统供油不足,甚至出现不供油的情况。再者,如果液压油不能及时流入吸油口,泵吸油口将会产生气穴,从而引起柱塞密封过早损坏及柱塞缸壁气蚀等故障现象。为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或杜绝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2)柱塞泵本身的故障 技术状态恶化、吸油管结构不合理或油液质量差,从而引起柱塞泵供油不足。引起此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
1)吸油管内液流阻力较大。诸如吸油管长度较长、直径较小、转弯处太多、转弯角度太小等,均会引起吸油阻力增大,从而造成泵的流量下降、供油不足或压力上不去等现象。
2)泵内泄漏引起泵的供油量降低。随着泵使用时间的延长(如使用时间达到5000h时),泵的容积效率将会明显下降,从而引起供油量减少,这主要是由于泵内零件各摩擦副间的密封性能下降引起的,当摩擦副问的配合间隙超过0.05mm时,将会引起内泄漏增大。另外,凿岩机长期处于环境较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灰尘、沙粒等不时侵入油液中,当液压油的污染程度达到NAS10级以上时,就必须更换油液。因为在此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柱塞杆与缸孔、柱塞杆球头与滑靴球窝、配流盘与缸体配流面、滑靴与斜盘等处配合面上的油膜被破坏,使金属间产生直接接触磨损,在其配合面处出现划痕、烧蚀和脱落等现象,这样不但使内泄漏增加,甚至还可造成泵的报废。
2.故障排除
(1)空气侵入柱塞泵工作腔的故障排除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确保所有进口管路的连接处无泄漏。为保证其密封良好,应拧紧所有管接头;对于柱塞泵,必须具有较严密的密封装置。
2)避免吸油软管吸扁和破裂。应尽可能控制吸油口液体的流速(对于吸油软管,速度一般不应超过3~5m/s),防止吸油管路各点压力低于大气压而形成真空,造成橡胶软管吸扁、漏气和侵入空气。(www.zuozong.com)
3)控制油箱油面高度。一般情况下油箱的最低油面与吸油口的垂直距离应小于0.5m;若系统许可,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应高于泵的吸油口,并且使液压系统回油管的末端经常处于油面以下,这样可避免产生气泡。
4)定期检查和清洗吸油过滤器,防止吸油过滤器堵塞,否则给空气的进入创造了条件,可导致液压泵吸空。
5)如果油箱中存有大量气泡,应及时排除。若油液中存有相当量的空气时,可将柱塞泵出口处管接头拧松,以排出泵内空气。
(2)泵本身故障的排除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吸油管结构。当油液在管路中流动时,还存在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因此管路系统中应尽量缩短吸油管长度,同时减少弯管。油管直径不应太小,并避免弯曲角度过大。一般吸油管直径应大于排油管直径,吸油过滤器的通油能力必须要大于泵的最大流量。
2)严格控制油液的污染,保证液压系统油液清洁。可采用封闭式油箱,并在油箱入口处安装具有一定精度的空气过滤器;新泵及管路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清洗;油液在使用前必须经过过滤,以保证初始油液符合系统和元件的要求;油箱内钢板表面应经过喷涂处理或钢刷除锈;加工液压元件时,应清除飞边及毛刺等;管道内如采用酸洗时,应进行中和处理并冲洗干净保证油料的清洁,加入油箱的油液要进行沉淀处理。
3)作业时,油温控制在50℃左右比较理想,一般情况应限制在80℃以下。因为出现油温连续升高的现象,除环境温度高及系统压力损失大造成的之外,对泵来说,主要是由于泄漏量增大引起的泵的容积效率下降,势必造成排油量不足。
4)所选用油的粘度应适宜。如果油液粘度太大,则管道中的流动阻力增大,油液产生的内摩擦力也大,使泵吸油困难,同时造成油液发热。粘度过小,又会使泄漏增加,润滑性能变差,运动部件的磨损增加,从而降低系统容积效率。
5)视柱塞泵的损坏情况,采用正确的工艺进行修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