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东巨郡:明代朝鲜使臣莱州纪实

山东巨郡:明代朝鲜使臣莱州纪实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安《驾海朝天录》莱州纪实天启元年七月,朝鲜谢恩使一行路经莱州,书状官安璥在《驾海朝天录》记载:初五日,晴,早发,……道路争相见,朝鲜御使来。

山东巨郡:明代朝鲜使臣莱州纪实

一、安《驾海朝天录》莱州纪实

天启元年(1621)七月,朝鲜谢恩使一行路经莱州,书状官安璥在《驾海朝天录》记载:

初五日,晴,早发,……行六十里,是为黄山驿,递马中火于燕哥店。涉进海川,南边远山曰:王乙山。过踪清堡,暮入朱桥驿,宿翰林客馆。是日,行一百二十里云。

路人皆曰:六月漉雨,蝗虫蔽野,田亩之上,挥旗驱赶之,或掘坎火埋,或官令捕之,或捕而食之。

蟊贼害心根,田野无所食。

天灾岂偶然,夷狄侵中国。

右题人扇。

初六日,晴,行五里许立石曰:掖县界。下南边名山曰:旧山。上南则新山。渡王河,历丰莱村。过水古河,水古村,到莱州(城),日尚早,不给夫马,止宿东关里刘姓人家。自朱桥到此地六十里云。莱州分巡道陈亮采往济南部政之所,知府林铭鼎,知县薛文周在城,而无传令不使入城。

儒士二人来见,求题扇:

大府威拜重,讥关号令尊。

行人禁不入,白昼掩城门。

右戴姓人扇。

道路争相见,朝鲜御使来。

海山千万里,何处是登莱。

右汪姓人扇。

初七日,早发。平郊之外,林树间多塚墓,立石处亦多有之,曰:泽沽处有泽民茔。二十里题石曰:赡学田,又曰:赡士田。三十里有馆,门外多磐石,有川曰:沽村河。五十里有涉河大村庄,立石头曰:掖县西交界。又立门曰:平度东界。中火于灰阜驿,……[1]

[韩国]林基中《燕行录续集》第104册,韩国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257页影印。

朝鲜谢恩使一行完成使命后,从北京返程仍经莱州回国,书状官安璥在《驾海朝天录》记载:

(十月)初三日,晴,早(从灰阜驿)发,行五十里,朝饭于郎村铺。午过莱州城外,不入。夕到平里店,宿徐姓人家。是日,行百余里。

掖县知县薛文周差人追送名帖及食物,曰:“去时不入城,未安于心。来亦过行,不胜缺然,即当荆谢之膳夫二人,请自熟设支供,以贡缱绻之意。”馔品极精,以鸡、猪之肉,作六七别味,味皆甚佳。盖去时,分巡道以路告之,必责下官也。

去日匆匆去,来时缓缓来。

朝疑城府闭,夜访里阙开。

未免人轻侮,那堪旅琐灾,

蒸豚致缱绻,官酒过三杯。

初四日,晴,大风,木叶尽无。早发,过朱桥驿,朝饭于新店。又过徐乡城,麻姑仙里,夕投北马镇,宿刘姓人家。是日,行百十里。

朱桥还渡入徐城,寻访麻姑问里名。

北马镇中沽酒肆,行人来听踏歌声。

右口占。[2]

附录一 [韩国]林基中《燕行录续集》第104册,韩国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257页影印。

二、李民《癸亥朝天录》莱州纪实

天启三年(1623)(六月),朝鲜奏闻(请封)使团一行路经莱州,书状官李民宬在《癸亥朝天录》记载:

二十七日丙戌,到莱州府。

……

打火于新城店,递马於朱桥驿。驿属夜(掖)县。又憩於蓬里铺,乘昏抵十里铺。夜(掖)县送人来候,遂把火以行,到县城外东馆驿,寓孙姓人家,二更矣。是日约行一百二十里。知县送拜帖,且致酒饭。夜深未即回帖。知县王应豫,山西赵城人。

莱州郡名东莱,亦青州之域,古莱夷地。春秋时为莱子国。齐侯迁莱子于郳,在国之东曰东莱。属州二、县五:其附郭曰:夜(掖)县(汉属东莱郡)、平度州(在府南一百里,本汉胶东县)、潍县(在州西百八十里,本汉下密县,属平度州)、昌邑(在州西百二十里,本汉都昌县,亦属平度州)、胶州(在府南二百二十里,春秋介国地)、高密(在州西五十里,本晏婴封邑,汉置县,取密水为名,胶西国即此地也,属胶州)、即墨(在州东二十里,本齐国地,以临墨水,故名,亦属胶州)。

莱州为府,东据罗山,西阻潍水,南据神山,北枕渤海。

田横岛在即墨东北一百里,四面环海,去岸二十五里,其徒五百人死于此。石臼岛在胶州南一百里海中,宋将李宝祷神遇风,大破金兵处。夷齐庙在潍县西四十里,以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故也。四知庙在昌邑东北,汉杨震却金处也。宁戚墓在平度州西六十里。郑玄墓在高密县西北五十里。即墨故城在平度州东南六十里,田单破燕处。傍有乐毅城,即攻即墨时所筑云。东莱书院在府治西南,吕祖谦以先世莱州人,故祠之。齐宁戚、晏婴,汉盖公、郑玄,宋蔡齐,皆本府人。府亦山东巨郡,与登州并称,而地理之雄、人材之盛倍之。

二十八日丁亥。到灰埠驿。

朝,回谢帖于(掖县)知县。(莱州)知府谢明龙亦折送程仪。通判郭显荣、同知鲍孟英等送拜帖并回帖谢之。即递夫马发行,入自东门,历城中出西门。门外有池绕郭,菡萏盛开,葭菼霍靡。过东莱书院赡士田,有碑树於道旁。田界自登州之东境,山势腾沓,撑突为峰,盘踞为岭,削立为岩嶅。西至于黄县之东,又南至于夜(掖)之西,二百馀里,绵互回擁,气势雄远。村落铺店,相望於三四十里之间。禾榖被野,虽欠粳稻,而黍粟□□发穟向熟。荏菽木绵处处盈畴。一望无际,盖其土田沃饶而然也。

午,抵高村做中火,过夜(掖)县西界,渡沙河过平度州北界,抵灰埠,寓张家店。去平度尚七十里矣。是日行七十里。[3]

天启三年(1623)三月,朝鲜奏闻(请封)使团回程也路经莱州,李民宬在《癸亥朝天录》记载:

十七日辛未,到沙河店。

晓发王老店,过昌邑县抵县东十五里,乘船渡淮河,一名淮涉水,源出即墨县石城山,经县治西一里许北流,复西南流入海云。

中火於卜庄店,过新河入平度州西界至灭埠驿,(莱)州西八十里地,宋龙图阁太学士蔡齐故里也,表曰:“状元宰相里。”

夕宿於沙河店。行一百一十里。

十八日,晓发沙河店,巳时到莱州府。入西城门,下马于文庙,守殿者开锁,至圣以下皆塑像冕服,遂谒庙而行。东莱书院在文庙之东,府衙之旁。其堂名曰“深远”,亦塑像。城中有大学士毛纪、吏部尚书赵焕牌楼。

夕宿掖县之朱桥驿。

十九日癸酉,到黄县。

晓头发朱桥。朝火於黄山驿。[4]

附录二 [韩国]林基中《燕行录全集》第14册,韩国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340页影印。(www.zuozong.com)

三、洪翼汉《花浦先生朝天航海录》莱州纪实

天启四年(1624)九月,朝鲜谢恩、奏请使团路经莱州,书状官洪翼汉在《花浦朝天航海录》中记载:

十四日乙丑,晴。晓头,令一行蓐食,欲过站,午到新城堡,不为中火。霎然秣马驰往朱桥铺,则日已高傍,不得已止宿。新城十余里许有绀宇净土,花龛点在烟树间,穹石刻字磨灭,不可读,谨记其唐乾符年所立也。居僧未满廿人,一老衲丫手惊问曰:“奚自?”老爷俱道其所以,则设茶迎慰,因进香。厨所供品极精洁,以紫金丹两笏、霜花纸十幅回谢。新城,本朝所筑,只置守备一员,手下兵六百余人云。

……

十五日丙寅,晴。渡丰河,中火平利(里)店。宿莱州掖县城东关里。

莱州,古莱夷国,《禹贡》所谓“莱夷作牧”者是也。沿途多有东莱书院赡士田,州人之至今崇奉可见矣。

王运隆(本书作者注:王运隆系登州派遣的沿途护送的伴送官,见洪翼汉九月十一日日记)自带差官职名,骄气辄生,意望甚高,为言于译官辈曰:“中朝士大夫相见礼甚严,宾客往来,主人必迎送于中门之外者,无非恭逊揖让之道。而今看尔陪臣得无小俺等之志耶?俺到门外不为迎送,俺具冠带不为冠带,何也?俺以中朝大衙门差官,冠绅具礼,身先于尔陪臣者,良以远来故也,奚独有违于礼貌间事体?”译官等援引辽东旧规反复念之,运隆曰:“俺岂晓得前规有如此哉?”自是每接见,深自抑损。

夜与主人刘良语,城中有吕东莱书院,城西有孙给事花园,极其佳丽云。

十六日丁卯,晴。早朝穿城入东莱书院,庙有塑像,拜礼毕,周观院中,庭隅大碑,即本州人大学士毛纪为翰林修撰时所制文也。有六七青衿肄业,求诗甚恳,题示一律,诸生览了,起敬曰:“惯闻东国能诗,果然。”固请酬答,则力辞曰:“雕虫小技,安敢当五凤楼手哉?”以吾恶诗得彼美名,可笑。

因过孙给事花园,则亭榭台沼,曲曲可赏;千芳万卉,芬馥左右;茂林修竹,掩映前后;池塘阶砌,玉石砻密;燠室凉堂,朱翠眩烂。其中清涟一洞,石假三峰,尤为环奇。小西别起高楼,飞甍缥缈,势逼云霄。楼前凿池,方可百余亩,池心矗石为岛,立无梁阁。池中种五色鱼,洋洋同队。而楼上卓菊花五十余盆,秀才三四人礼遇颇款。楼工时未断手,役徒数百人,呼呀斧钜,雷动一巷,凡物骇瞩,不可具状。而概论其奢丽,则虽穷一国之力,未易办也。余私自怪之心,语于口曰:“不可穷者,奢也;不可极者,丽也。天子尚然,而况於匹夫乎?昔李德裕,唐之良相,平泉一庄,竟贾子孙祸,人到于今笑之。给事何官,乃敢如是?”行到一处遇士人,孤介人也。语及之,且问其世业贫富,士人笑曰:“孙公善继,曾为给事中,先皇朝受武人金五万两,因得为富家翁,坐是沉屈,於今三十年,年垂八十,老无能为。而曩始除尚宝寺丞,将往京里云”。士人姓朱氏,延光其名。鸣呼!古人云:人君怙侈,自丧其国。匹夫骄奢,自丧其身。殆善继之谓欤!善继以清朝坐废之人,敢玷录用之籍,亦可以观世变矣。

中火云桥铺,历状元乡,乡即宋龙图阁学士蔡齐故里也。日行六十里,宿灰埠(今平度市灰埠)驿。

天启五年(1625)三月,朝鲜谢恩、奏请使团路返程时在经莱州,书状官洪翼汉在《花浦朝天航海录》中记载:

初十日,……中火,渡新河,宿新河店富姓家。

十一日巳未,晴。朝雾,至沙河店张居士家中火。到莱州西关,入孙善继花园,穿城出东门,寻来时主人刘良相家寄宿。

夜,与主人语及嘉靖阁老毛纪事,仍问其子孙有无。则子孙极繁且贤,有孙名引重者,时为锦衣卫指挥使。秀才名锦灿者,喜读书,能文章云。

十二日庚申,阴。中火朱桥铺。

上船沙工郑德龙自登州来迎,回言上船幙次失火,姜进元所持通报状启及格粮尽烧无遗,而副船格军一人李元亨奴一名病死云。

路遇骤雨,驰入新城堡王道行家止宿。

附录三 [韩国]林基中《燕行录全集》第17册,韩国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290页影印。

四、金德承《天槎大观》关于莱州的记载

天启四年(1624)朝鲜冬至使书状官金德承路过莱州时,在《天槎大观》记载:

莱州府。

莱州,在禹贡青州域,而危之分野,古莱夷地。春秋为莱子国,汉置东莱郡,唐为莱州,大明洪武升为府。土疏水阔,山高海深,性刚俗嚣,好经矜名。自黄县西二百四十里也,两封间水曰“界河”,寺口村水曰“寺口河”。其西有新河,河之西有朱果寺,寺在马堂店纷华中。

万岁河在府东北,上有万岁桥,两岸皆沙。秦皇汉武祷于此,望海台在左,秦皇之筑。

受宣堂在府东南隅,道人丘处机修炼于此,辽金之聘皆不起,名其堂以“受宣”,应元祖召,陈不嗜杀人、敬天勤民、清心寡欲三策,尝祷雨及退荧惑有验,号长春子。

无讼堂在治,宋时建,政和三年石月先生之记,词意质润。

青罗观,永乐间,仍旧修。

妙觉寺,元时建,皆在治。

资圣寺,金时建。

幸台,汉武东游海,访安期生登此,当时碑刻尚在。

沙丘城,商纣所筑,秦皇崩处,李白诗:“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马鞍山在东,沽水源发。

神仙洞在东南,有洞七,曰:虚皇、三清、五祖、六真、长生、披云、灵官。有仙像石刻四十九。

掖水桥在西,跨掖河。

寒同山在东,一名神山,掖水源此。

大基山在东,上有道士谷,献崿苍翠,川流孱湲,松竹花卉,为一郡最,后魏郑文公修真处。

三山岛在北海岸,《封禅书》八祠,三山为阴主,即此。祠址尚存盏石。北临大海,有一磐石,方圆五步,上有汙罇状据一大山,秦皇凿盛酒醯,祈祭百神。

福山、禄山俱在西北,两山相峙,皆产温石。福山俗名斧山,峰岭高峻,北临沦海。北魏刺史崔挺将顶上营观,父老云:“岭有龙道,恐不久立。”挺曰:“人龙相去不远,虬龙倏忽,岂一路乎?”遂营之。

轮井在北,石穴下洞,井口如轮,无雕琢痕。

三山亭在城北,汉武时建,可望海中三神山,故名。苏轼诗:“东海如碧环,西北卷蓬莱。云光与天色,直到三山回。”

尚宝司丞孙善继,号却浮,己丑进士,本州人,花园彩屋,池塘决楼,侈壮极巧。家之东亦创明楼池阁,穷鱼尽奇,令人眩目。[5]

附录四 [韩国]林基中《燕行录续集》第106册,韩国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62页影印。

【注释】

[1][韩国]林基中编《燕行录续集》第104册,韩国首尔:尚书院2008年,第255-257页。

[2][韩国]林基中编《燕行录续集》第104册,韩国首尔:尚书院2008年,第337-338页。

[3][韩国]林基中《燕行录全集》第14册,韩国首尔: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337-341页。

[4][韩国]林基中《燕行录全集》第14册,韩国首尔: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501-502页。

[5][韩国]林基中编《燕行录续集》第106册,韩国首尔:尚书院2008年,第62-6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