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觉肌理:形态研究与构成方式

视觉肌理:形态研究与构成方式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自然肌理不同,在平面构成中,对肌理的创造侧重于对肌理本身形态的研究,侧重于视觉和触觉上的直观感受,侧重于视觉肌理的形成及构成方式。在平面构成中,视觉肌理指的是规则或不规则形态以较小的尺度经过群化或密集化处理成面的形态后所体现的视觉形式。视觉上的细腻感、粗糙感、质地感、纹理感等都是视觉肌理的具体表现。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颜色衔接的地方自然过渡,形成羽化般边缘柔和、线条流畅的自然肌理效果。

视觉肌理:形态研究与构成方式

肌理大自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可以自然形成也可以人工塑造。在自然界中,肌理呈现的是物体表面的质感和纹理感,人、动植物和其他无生命物体都有不同的肌理表现,如松树的树皮、鳄鱼皮肤、山体风化、潮汐后的沙滩,等等,体现出大自然的神奇。通常,肌理与质感有着相同的共性。就设计而言,当肌理与质感相联系时,它一方面是作为材料的表现形式而被人们所感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先进的工艺手法,创造新的肌理形态。

通过视觉或触觉感知即可分辨出的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称为肌理。以肌理为构成手段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一)肌理的类型

肌理根据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然肌理和创造肌理,根据感知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1.自然肌理和创造肌理

自然肌理是自然形成的肌理表现。通常物体表面都有一层“肌肤”,在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下,产生了不同的质感和纹理组织感,或平滑光洁,或粗糙斑驳等,这种物体表面的肌理变化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创造肌理是人工创造出的一种肌理形式,它可以借助工具、材料及雕刻、压揉等先进的工艺手段而产生,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手段可以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亦可创造出丰富的外在艺术形态。

与自然肌理不同,在平面构成中,对肌理的创造侧重于对肌理本身形态的研究,侧重于视觉和触觉上的直观感受,侧重于视觉肌理的形成及构成方式。

2.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肌理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美,它可以促使人们用视觉或心灵去体验、去触摸物体,产生亲切感和视觉上的快感,帮助我们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和应用肌理的特征和属性,使平面构成有了更多的视觉语言和表达手段。

在平面构成中,视觉肌理指的是规则或不规则形态以较小的尺度经过群化或密集化处理成面的形态后所体现的视觉形式。视觉肌理表现为视觉上的质感,它不具备触觉上的质地感。对视觉肌理而言,视觉上的粗糙感并不意味着触摸时也具有粗糙感。这就是视觉肌理与触觉肌理的区别。视觉上的细腻感、粗糙感、质地感、纹理感等都是视觉肌理的具体表现。

视觉肌理的表现手法有两种:一种是把物体表面的真实可触摸的立体化的肌理表现为平面上可视的形态,构成视觉肌理;另一种是把尺度较小的单位形态进行群化处理或密集化处理,构成平面的视觉肌理。

触觉肌理是相对视觉肌理而言的,触觉肌理指的是触摸时所感受到的细腻感、粗糙感、质地感或纹理感(见图2-91)。触觉肌理也许是可见的,也许是不可见的。在平面构成中,触觉肌理的制作必须对设计的平面进行超出或低于设计平面的纹理上的处理。如印刷时对印刷平面的压印处理在手感上就可造成肌理感。纸张表面的质地也表现为平面触觉肌理。为了保持平面性,触觉肌理的厚度不能太大,太大则具有较强的体感而失去平面的性质和特征。

图2-91 触觉肌理

(二)肌理构成的技法表现

肌理构成的技法表现主要有绘制肌理、材质肌理、计算机肌理。

1.绘制肌理

绘制肌理有绘写、喷洒、熏炙、刮刻、渍染、拓印、自流、水油、盐溶等方法。(www.zuozong.com)

绘写:用各种不同的笔(毛笔、蜡笔及碳素笔等)和不同的颜料进行有规律或无规律的描绘,形成不同的肌理效果。笔触越小,肌理感就越弱。

喷洒:将不同颜料调和成适当的浓度,用喷笔或其他工具、方式喷洒在纸上,四处散开,形成活泼的肌理效果。这种方式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熏炙:用小火在纸上进行熏烤,利用烟在画纸上的熏炙效果或燃烧后的痕迹形成随意多变的肌理效果。

刮刻:在不同纸质的表面以一定的力度进行刮、刻、擦等不同处理,平整的表面便会形成凹凸起伏感,即可形成触觉肌理。如果在触觉肌理上再施以不同的色彩就会形成有触觉的视觉肌理。

渍染:将宣纸等吸水性较好的纸张打湿并滴入液体颜料,颜料自然渗入形成斑驳状肌理;抑或是在水中滴入颜料,再用纸将颜料吸取上来。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颜色衔接的地方自然过渡,形成羽化般边缘柔和、线条流畅的自然肌理效果。

拓印:将颜料(油画颜料、水粉或墨水等)涂在有凹凸肌理的物体表面,再用纸将其拓印下来,形成具有该物体表面纹理的肌理效果,这自然也是视觉肌理(见图2-92)。

图2-92 拓印肌理

自流:将颜料滴在比较光滑的表面上任其自然流淌,或将颜料滴洒在纸面上用气吹,使其产生不规则纹理,形成自然、生动、灵活的肌理效果。

水油:根据水油不相溶的特性,用油性颜料和笔在画面上画出所需图形,然后将整个画面涂上水性颜料,这时呈现的就是水油分离形成的肌理效果,这种效果比较适用于简单、概括的图形。

盐溶:是湿画法的一种表现,在未干的画面上撒上适量的盐,画纸上的颜料自然散开,形成生动、梦幻般的肌理效果。中国国画常采用这种技法表现。

2.材质肌理

材质肌理表现有拼贴、编织、镶嵌等方法。

拼贴:将各种材质,如纸材或其他材料等,通过分割、拼贴等方式将其编排组合在画面上,形成既多样化、又具有视觉感和触摸感的肌理效果。

编织:将麻绳、毛线或纸条等各种线材按照一定的编织方法进行编排,不同的编织方法会形成不同的编织图案和编织肌理效果。

镶嵌:有目的地将石子、碎玻璃、珠子、蛋壳等各种碎小材料粘贴或镶嵌在图形中,形成特殊艺术美的肌理效果。

3.计算机肌理

随着计算机、扫描仪复印机等现代设备的普遍应用,计算机肌理以一种全新姿态强势而出,其随意性和偶然性创造出了很多丰富的视觉肌理效果。利用不同软件工具绘制出的特殊肌理效果,呈现出虚幻莫测的视觉肌理;利用扫描仪、复印机、照相机及打印机可获得不同的肌理质感表现;采用丝网版、石版、铜版、木版、树皮、树叶、面料等印刷材料自行印制也可产生特殊的肌理效果。计算机肌理如图2-93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