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概述
植物保护学是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有害生物、有益生物、植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寻求识别以及综合控制的方法和技术。该专业培养具有植物保护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与植物保护有关的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管理、经营、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宽口径、通用型人才。
学制四年,学业合格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 农学专业、园艺专业等。
学习内容
植物保护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
注:各校的课程设置会因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差异。
毕业去向
注:表格中的起薪可能会因为地区差异而存在较大差别。
专家提示(www.zuozong.com)
1. 关注专业特色
随着土地沙漠化、草被面积的日益减少、国土资源的流失,植物保护学专业也就相应产生。植物保护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社会实践比较多,一般主要有公益劳动、农事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一般不少于30周。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开设的普通植物病理学、昆虫学通论、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植保技术都有相应的实验课。
植物保护为“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高校如下: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贵州大学。
2. 考虑性格适合
植物保护学专业对不同性格特征的需求度
3. 走出常见误区
植物保护学专业是一个很空的专业,没什么前途吗?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大批农产品,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我国农业整体水平落后,表现为植物病虫害的肆虐、农药的滥施、土地资源流失严重、投入与产出的失衡等。因此,可以说植物保护和国家的发展大计息息相关,和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息息相关,该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4. 特别提醒
该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生物、化学、数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作者: 金 霞 修订: 杜芬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