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概述
广播电视编导是广播电视学里指导节目制作、编排审查播出节目的一门基础学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旨在培养专业的电影、电视、广播及相关媒体的编辑、导演与导播人才。该专业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实际操作能力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功底,有较强的感悟力和表现力。该专业一般文理兼收。
学制四年,学业合格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 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媒体创意、广播电视编导、国际文化交流等。
学习内容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
注: 各校的课程设置会因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差异。
毕业去向
注: 表格中的起薪可能会因为地区差异而存在较大差别。
广播电视编导业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及相应平均月薪(人民币:元)
注:表格中的月薪为该专业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薪。2017届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为90%~95%。
数据来源:麦可思研究院编著《看就业选专业——报好高考志愿》(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2018/2019年版);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网。
专家提示
1. 关注专业特色(www.zuozong.com)
目前国内较早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并已形成自身特色的高等院校有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其中同济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拥有较好的硬件设备,目前建有一个国内规模最大的、最为先进的美国Avid品牌非线性工作编辑室;上海大学的该专业重在为广播影视界、文化传播、新闻宣传部门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策划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在该专业上侧重于采、编、播合一的技术要求。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设立使得学院“文科与理科渗透、技术与艺术结合、软件与硬件兼备”的办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课程安排基础上减少部分新闻专业基础课程,增加更多的主持、编导、策划方面的课程。音乐、美术、导演等方面的课程仍然是该专业的主要课程。
与该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
2. 考虑性格适合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不同性格特征的需求度
3. 走出常见误区
只要技术过得硬,理论无所谓吗?由于我国对传播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国内部分高校是在近几年才逐步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因此接受系统教育与专业技术训练的编导人才很少,大部分是由新闻传播学系或其他艺术学系毕业的人担任,这就造成一种假象,认为编导人员只要技术过硬,理论无所谓。实际上,广播电视编导人员除了需要具备创作实践和创作技能外,还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颖的电视观念、扎实的电视基本理论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工作,否则会感到力不从心。
关于“白领一职”之说。编导在许多人的眼中是一项非常荣耀和体面的职业,尤其是导演职业,编导们能够经常和明星和媒体打交道,名利双收,实在是难得的白领职业。然而在荣耀与体面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知道,编导在专业上要接受系统严格的训练,包括理论知识的准备和各种电子设备的运用;就编导个人来讲,还要有较好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有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编导还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所有这些必须通过刻苦学习与反复实践才能得到,要有吃苦的精神,善于与群众和媒体打成一片。
4. 特别提醒
报考该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能力,在表演、音乐、文学、美术等方面要有相应的了解。具体情况要视具体学校的要求而定。
需注意部分学校有身高要求: 男生170厘米,女生160厘米。
作者: 冯月琴 修订: 李沁遥
附表: 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部分学校(院系)情况
注: 录取情况涵盖三年,“—”代表没有此项内容或无法获取相关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