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融安县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

融安县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方戏曲、民间文艺、骑楼街文化以及美食文化皆有较大的影响力。县里对此加大扶持力度,使得这些特色文化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长安骑楼建筑风貌别致,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长安骑楼街是目前广西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骑楼街之一。2011年6月,“长安滤粉制作技艺”已经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融安县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

融安文化底蕴颇为深厚。地方戏曲、民间文艺、骑楼街文化以及美食文化皆有较大的影响力。县里对此加大扶持力度,使得这些特色文化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一)地方戏曲与民俗文化

融安有名的地方戏曲和民俗文化主要有彩调、文场、唱山歌龙舟赛等。1915年,彩调传入县内。1955年3月27日,长安业余彩调团进京在怀仁堂为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演出。原广西彩调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傅锦华就是从融安县走出的一位著名演员,她主演的电影舞台艺术片《刘三姐》曾轰动一时。现彩调已流行县境各地,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彩调表演队伍,逢年过节各乡镇都搭台唱彩调,十分活跃。

长安文场传承人在表演文场戏(谭凯兴 摄)

长安文场系150年多年前由江浙民间小调传入慢慢衍变而成,通过职业或半职业艺人的多年演唱(不化装),使之成了有独特风格的长安文场。现今长安文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走入县内学校,已在青少年中扎下根来。

唱山歌流传在融安县的广大地区,山歌以一问一答对唱形式的擂台赛最为吸引人。闲暇时节有自由歌会,农历三月三的山歌节,甚为热闹。

坡会又称“会期”,是本地区的一种民间集会,以对情歌为主要内容。会期这一天,各村的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地赶往集市中心,欢聚在一起对歌。抢花炮是会期必有的最隆重的节目之一。

划龙舟是融安县群众最为喜爱的水上竞技活动之一。县内龙舟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已成为融安县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中规模最大、民众最喜爱的运动。1978年9月,县政府在县城长安镇融江河段举办了第一届大规模龙舟赛事节。此后,融安县一般每年或隔年都要组织举办龙舟节,且其规模越来越大。龙舟赛期间又往往同时穿插举办金桔节、美食节等活动,使得气氛更为热闹。

板榄镇会期“抢花炮”的热闹场面(谭凯兴 摄)(www.zuozong.com)

其他地方戏曲和民俗文化还有桂剧、秧歌舞、大袍“芒蒿节”等。

(二)长安骑楼文化

融安县长安镇骑楼街开街盛况(融安县史志办供图)

骑楼为近代商住建筑,为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长安镇骑楼街于1936年起兴建。长安骑楼建筑风貌别致,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长安骑楼街是目前广西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骑楼街之一。为了有效地保护长安镇骑楼街这一名胜古迹,融安县已投入资金重新进行修缮,将骑楼街打造成为融安旅游的名片之一。

(三)独特的美食文化

融安的美食众多,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主要有融安滤粉、滑滑粉、芙蓉酥、网油烧炙等。游客慕名来到融安,都以品尝一下这些独特的美食为快。2011年6月,“长安滤粉制作技艺”已经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垂涎欲滴的融安特色佳肴——芙蓉酥(谭凯兴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