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引导
一老年男性,早晨起床时从床上跌落下来,不能站起,髋部疼痛,家人即送医院做CT检查:左侧股骨颈头下部骨折,断端前突成角并略有嵌插,断端边缘较锐,关节囊内似有积液密度,股骨头位于关节窝内。
一、概述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尤以50~70岁者为最多,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脱钙、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轻微跌倒即可发生骨折。股骨颈骨折与骨强度下降、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有关。该部位血运较差,若骨折处理不及时、不恰当,都会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生活。预计到2050年,全球每年将有640万人患上股骨颈骨折。美国医学会指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有5%~20%的患者在一年内死亡,50%以上的人行动不便,需要终身依赖别人照顾。在我国每年因骨质疏松症造成的骨折高达13万人次,其中有3 000~5 000人因股骨颈骨折引起并发症而死亡。
【病因和分型】
1.病因 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质量下降有关。多数情况下是在走路滑倒时,身体发生扭转倒地,间接暴力传导致股骨颈发生骨折。
2.分型
(1)按骨折线的部位 分为头下型骨折、经颈型骨折、基底部骨折。其中头下型与经颈型骨折的近端因血运中断或破坏,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基底部骨折近端血运影响不大,骨折较容易愈合。
(2)按骨折角度大小 分为内收型骨折,即远端骨折线与两髂嵴连线形成的角(Pauwels角)大于50°,骨折线不稳定;外展型骨折,即Pauwels角小于30°,骨折线较稳定。
(3)按骨折移位程度 分为不完全骨折(Garden Ⅰ型)、完全骨折(Garden Ⅱ型)、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Garden Ⅲ型)、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Garden Ⅳ型)。
【并发症】
股骨颈骨折并发症有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
知识链接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股骨颈位于股骨头和大、小粗隆之间,长为4~5 cm,中间细而基底粗,股骨颈的大部分都在关节囊内,关节囊附着在髋臼边缘和股骨颈的基底部。血供来自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和圆韧带动脉。前两条动脉都在股骨颈基底部从髋关节囊的返折处进入股骨颈。圆韧带动脉较细,有时发育不全,在老年时此根血管大多硬化,失去供血作用,在股骨颈发生骨折时,骨折线以上的骨组织血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影响骨折愈合,甚至发生缺血性坏死,称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辅助检查】
髋关节正侧位X线平片可确定诊断并可判断骨折类型,明确骨折的部位(图15-2)。这是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
图15-2 股骨颈骨折X线表现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老年人是否有骨质疏松,有无摔倒受伤史,伤后是否感到髋部疼痛,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有无肿胀,下肢活动是否受限,能否站立和行走。
(二)身体状况
有错位骨折的患肢失去功能,不能站起和行动,髋部疼痛,患肢呈现典型的短缩、屈髋、内收和外旋畸形,平卧时患肢足尖外旋常达90°,即足外侧完全靠在检查台上。髋前方有压痛,股骨大粗隆上移。任何方向的移动,均可引起髋部疼痛加重。囊内骨折肿胀不明显,腹股沟部有压痛。骨折无移位或嵌插稳定型骨折,患者可走路或骑自行车,故不能疏忽。
(三)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疼痛、活动障碍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带来很大危害。疼痛使老年人不能走动,社会交往减少;功能障碍使老年人的无能为力感加重,产生自卑心理;疾病的迁延不愈使老年人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
三、护理诊断
(1) 疼痛 与骨折有关。
(2) 生活不能自理 与长期卧床有关。
(3) 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www.zuozong.com)
(4) 潜在并发症 股骨头缺血坏死。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患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应教会其力所能及的自理方法并协助其完成基本生活活动。老年人髋部损伤后活动极为不便,非手术治疗者需要有一定时间卧床,卧床期间要做好生活护理,如协助洗漱、进饮食等。应多吃水果蔬菜,以防便秘。长期卧床易发生骨质脱钙,应多饮水,预防泌尿系结石。
(二)病情观察
(1) 应加强主动和被动活动,经常采取半坐卧位。
(2) 鼓励咳嗽和深呼吸,注意排痰。
(3) 防压疮,骨突起易受压部位定时按摩,并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气垫或棉圈垫起,防止压疮。保持患肢的正确体位,无论是牵引或手术后均应防止患肢内收和外旋。
(三)症状护理
已安放尿管者,应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泌尿系感染。
(四)心理护理
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肢体疼痛,多与患者谈心、沟通、鼓励其表达内心的感受,缓解心理压力。
(五)治疗护理
1.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2.护理
(1)非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持续皮牵引和骨牵引。
① 持续皮牵引:对外展型无移位者,可卧硬板床休息,或用皮肤牵引的方法保持患肢中立,同时穿“丁”字鞋防旋。值得注意的是外展型处理不当可成内收型,因此条件允许应早期行内固定,使患者早期下床,以减少并发症。
② 骨牵引:股骨颈骨折时,因股骨头近侧缺血,骨折不易愈合,要求准确复位,牢固固定,以尽早建立骨折端血供。护理上要维持有效牵引,抬高患肢,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
(2)手术治疗老年人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骨折固定后能早期坐起活动,防止肺炎等致命性并发症。手术方式如下。
① 经皮或切开加压螺纹钉固定术。
② 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或Pauwel角大于70°者可考虑此术。对年龄超过65~70岁新鲜股骨颈头下或粉碎性骨折有移位者,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已坏死而髋臼无骨关节炎者,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
术后注意生活护理,指导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后,骨折端增强了稳定性,经过2~3周卧床休息后,即可在床上起坐,活动膝关节。6周后扶双拐下地不负重行走。骨愈合后可放弃拐杖负重行走。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者,可在术后1周开始下地活动。
五、健康教育
(1) 如果有需要,老年人不要因害羞或怕麻烦而拒绝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它们可避免跌倒等意外发生。
(2) 限酒,不乱用药物。
(3)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出院后应坚持功能锻炼。
(4) 定期复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