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肺炎护理案例引导+养生技巧

老年肺炎护理案例引导+养生技巧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引导患者,男,78岁。老年肺炎大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资料报道70岁以上死亡的老年人中有25%与肺炎有关。老年肺炎具有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的特点,易与其他慢性病表现混淆而漏诊、误诊。C反应蛋白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老年肺炎护理案例引导+养生技巧

案例引导

患者,男,78岁。以“乏力、食欲缺乏5 d”为主诉就诊。自诉5 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在383℃左右。在家自服抗感冒药后热退,渐出现思维迟滞、反应慢、疲乏感,咳嗽较轻、少量痰液。体格检查:T 362℃,P 106次/分,R 20次/分,BP 140/80 mmHg,神清,营养一般,精神萎靡,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低,肺底部可闻及湿啰音、咳嗽后不消失。心率106次/分,律齐。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浮肿,既往有血压史。

一、概述

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和肺部的实质性炎症,与病原体感染、理化因素或过敏等有关。老年肺炎大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资料报道70岁以上死亡的老年人中有25%与肺炎有关。老年肺炎具有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的特点,易与其他慢性病表现混淆而漏诊、误诊。

【病因及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CAP是指在入院前或入院48 h内发生的肺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肺炎球菌感染,也可见于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流感病毒等。

2.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  HAP是指入院时不存在,入院48 h后发生的肺炎。以吸入性肺炎多见,与口咽部寄生菌、含细菌的胃分泌物有关。常见病原体是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等,也可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或厌氧菌等。

【临床特点】

1.临床表现不典型  多无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肺炎的典型症状,而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疲乏、嗜睡、食欲下降、恶心、腹胀、腹泻,或胸闷、心律不齐等,少部分患者表现出谵妄、意识模糊,甚至突发休克、呼吸衰竭。

2.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预后较差  老年肺炎者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体质虚弱,易出现并发症,如肺性脑病、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胸膜炎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使病情复杂、变化快,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患者常死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白细胞总数正常、增多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核左移。C反应蛋白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2.痰涂片培养  可查到病原体,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医院获得性肺炎常查到革兰阴性杆菌。

3.动脉血气分析  氧分压(PaO2)偏低或降低,重症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

4.胸部X线检查  多为支气管肺炎表现。

5.生化检查  可有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肝、肾功能损害等。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

评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有无慢性疾病史,如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有无吞咽功能障碍、留置鼻饲管史等,是否长期卧床患者,有无长期住院尤其是常住ICU病房史,是否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治疗,是否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

(二)身体状况

1.症状  CAP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之出现咳嗽、咳黄黏痰等,个别老年患者出现高热、全身衰竭现象。HAP常发生在慢性肺部疾病的基础上,使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有大量黄黏痰或脓痰且不易咳出,容易发生休克、肺水肿、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2.体征  呼吸频率加快,肺部多闻及湿啰音,个别患者可伴喘鸣音或干啰音。

(三)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害怕疾病进一步发展危及生命安全,或因住院治疗及长期用药使家庭支出增加、需要别人照顾、担心给子女添麻烦等,老年患者常表现出烦躁、焦虑的情绪。

三、护理诊断

(1)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部炎症、大量脓痰、咳嗽无力有关。

(2) 气体交换受损与气道内分泌物增加、肺实变等导致通气功能下降有关。

(3) 焦虑与呼吸困难、担心病情加重等有关。

(4) 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困难、乏力、倦怠或多脏器功能障碍等有关。

(5) 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www.zuozong.com)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急性期卧床休息,根据病情指导合适的休息体位,活动不便者注意定时翻身。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换气,避免对流风。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室内恒温恒湿,使室温维持在22~24 ℃(冬季室温在18~20 ℃),湿度维持在55%~60%。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鼓励患者多饮水,适当食用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水果。

(二)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有无呼吸困难,能否顺利排痰。注意观察有无早期休克征象(如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水、电解质紊乱以及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肺脓肿等并发症,及时发现及时报告给医师,并做好抢救措施的护理配合。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

(三)症状护理

1.呼吸困难者  给予氧气吸入,注意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

2.痰液黏稠、咳痰不易者  给予拍背、雾化吸入、祛痰药等,指导患者进行咳嗽练习,必要时引流吸痰。

3.发热者  每4 h测体温一次,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降温。

知识链接

协助排痰的护理方法

(1)拍背法咳嗽无力者,在患者做呼吸练习前,护理人员可把两手并拢放在患者背部,自下而上规律地拍击背部10 min左右,注意适当用力、避免患者有疼痛等不适感。

(2)指导患者进行咳嗽练习患者取坐位,先深而慢地呼吸,屏气3~5 s后用口呼气,之后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做两次短而有力的咳嗽咳出痰液。

(四)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想法、家庭支持系统的状况,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关心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治疗护理

1.治疗原则  尽早使用抗生素,及时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

2.用药护理

(1)遵医嘱早期、足量应用抗感染药物,根据病情轻重选用肌内注射或静脉途径给药,重症者应联合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2)局部用药护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氨基苷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进行雾化吸入。注意药物的正确配制、气雾量的调节,教患者学会配合使用。

(3)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输液、用药(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物、碱性药物等),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输液速度。

3.其他治疗护理  注意口腔护理,饭后用漱口液清洁口腔。注意并发症的观察,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师,及时遵医嘱进行护理配合。

五、健康教育

(1) 介绍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告诉家属注意观察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肺部疾病者,如出现无明显原因的消化道症状、乏力、呼吸加快、心率增快、嗜睡、意识障碍等,尽管没有发热、咳嗽、胸痛等,也应考虑到老年肺炎的可能性,应及时来院就诊。

(2) 合理饮食,增加营养,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注意进行室外锻炼,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和抵抗力

(3)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受凉、过度疲劳、酗酒等诱因。

(4) 长期卧床患者每1~2 h翻身一次,并轻拍背部,以预防坠积性肺炎。吞咽功能下降的老年人,应注意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5) 建议有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等易感因素的老年人接种多价肺炎球菌疫苗,可预防或减轻疾病的危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