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山县旅游业蓬勃发展

通山县旅游业蓬勃发展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山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这些,为通山旅游事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7月22日至8月31日,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九宫山旅游避暑节。富水湖处于县域中部,富水湖旅游区的打造有利于辐射全县其他各个景点和景区。“十二五”期间是通山县发展旅游最好的时期,富水湖风景区抓住有利时机,大力推进风景区开发和建设进程。其二,加速旅游产业融合。

通山县旅游业蓬勃发展

通山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80年代末,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九宫山后,省委、地委加大了对九宫山旅游开发的扶持力度。1997年至1999年,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开发全长5千米的九宫山石龙沟景区,铺设贯通上下众多景观的万级石梯,建有7座风格各异的石拱桥,3座悬空铁索桥和一处人行栈道。1999年,瑞庆宫启动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大规模修复工程。这些,为通山旅游事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00年6月24日至25日,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副省长张洪祥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九宫山召开旅游开发现场办公会,要求尽快把九宫山建成国内外旅游精品名牌。现场办公会后,省直有关部门对九宫山风景区近期急需解决的建设项目给予了支持。7月22日至8月31日,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九宫山旅游避暑节。在九宫山举办云中湖高空飞车表演、全国首届武术搏击水上擂台赛等活动,共接待游客2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240万元,门票收入138万元,均创历史新高。2000年,全县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亿元。

十一五”期间,通山县以生态旅游宗教文化、古民居开发、乡村旅游为主线,围绕“1225”发展总体规划,即:一线(106国道沿线)、二圈(富水湖旅游圈和九宫山旅游圈)、二个接待中心(通羊镇和九宫山镇两个旅游接待中心)、五大系列产品(绕山、环湖、沿路、玩水、入城),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上下功夫,拧紧加粗旅游产业链条,使全县真正成为湖北乃至华中地区富有特色的高质量旅游带,成为联动武汉城市圈,呼应“一湖两山”的精品旅游区。

为实现“全域旅游”规划,在九宫山、隐水洞两个国家4A级景区的基础上,从2005年开始,通山县着力打造“国家水利风景区——富水湖”和“国家湿地公园——富水湖”。富水湖处于县域中部,富水湖旅游区的打造有利于辐射全县其他各个景点和景区。

国家水利风景区——富水湖的开发。富水湖风景区,原名富水水库,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灌溉、养殖、围垦、灭螺、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Ⅰ)型水库,省属第二大水库,是湖北省著名的湖泊、湿地和大型水利工程。2007年,县委、县政府规划将富水水库打造成富水湖风景区。富水湖水面12万亩,湖光山色,浩渺烟波,岛屿棋布,鱼肥橘香。2008年6月8日,通山县人民政府发布设立“富水湖水利风景区”的通告,规划风景区面积为260平方公里。富水湖水利风景区包括湿地和湖面,集观光、游览、休闲、运动及湿地生态环保于一体,是通山旅游的中心地带。

十二五”期间是通山县发展旅游最好的时期,富水湖风景区抓住有利时机,大力推进风景区开发和建设进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水利厅的关心支持下,景区管委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富水湖碧水青山、乡村风光为背景,以湖泊水体、湿地公园为载体,以湖泊观光、水上运动、休闲娱乐、滨湖度假、乡村体验为特色,致力将富水湖打造成有江南特色的水利风景区。2011年11月,富水湖风景区被水利部晋升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这是咸宁市首家国家水利风景区,从而实现了咸宁市国家水利风景区零的突破。富水湖水利风景区的开发,是通山走入旅游强县的关键点。

国家湿地公园——富水湖的开发。通山富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3821.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835.03公顷,占通山湿地面积的11.95%,湿地率达74.18%。湿地管辖区域包含慈口乡5个村、燕厦乡11个村、洪港镇1个村。2013年12月,通山富水湖被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富水湖湿地管理处遵循“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秉承“湿地让乡村更美丽”的发展理念,按照《湖北通山富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要求,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基础建设和合理利用等系列工程,促进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功能明显增强,综合效益明显提升。2018年,富水湖湿公园建设试点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成功入列国家湿地公园。

“十三五”期间,通山县加大全域旅游建设力度,成功招引中林集团、鄂旅投等一批战略性投资主体落户参与旅游开发,深挖开发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单季单一”向“全季全业”转变,推动“景区打造”向“全域开发”,“景区游”向“全域游”拓展,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先后获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全省旅游强县,九宫山、隐水洞双双入选“灵秀湖北十大旅游新秀景区”,“游山、玩水、探洞、观古民居、谒闯王陵”多业态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2017年至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分别为751.4万人、901.2万人和1845.5万人,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为56亿元、62.7亿元和75.1亿元,占当年GDP比重分别达到51.4%、53.01%和54.42%,近7万人通过旅游产业实现创业就业。(www.zuozong.com)

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富水湖

其一,突出龙头引领。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三极驱动、多点打造、全域覆盖”布局,以九宫山、富水湖和大幕山为龙头,辐射带动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景区景点“多点打造、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区域集聚。提升优化九宫山,鄂旅投九宫山公司投入景区建设资金7亿余元,县政府投入“一山两线”综合改造2.5亿多元,推进实施景区拆迁补旧、房屋立面改造、标识标牌更新、游步道改造、景区绿化亮化、电网改造等14个提档升级工程,着力打造“全景九宫、全季九宫和生态九宫”。

其二,加速旅游产业融合。推进农旅融合,打造石门、港口、板桥、大竹等一批地域特色明显的美丽新村,开发龙隐山度假区、石门田园综合体、果匠小镇、孔雀山庄等休闲观光度假庄园和基地165处,户外运动、山地自行车、帐篷露营等旅游点23个;推进文旅融合,建成“圣庙家庭家教家风教育基地、闯王陵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冷水坪革命根据地、南林楚王山、县城泰和园等红色旅游景点,推进工旅融合,建成阳春园麻饼厂观光购物长廊和杷酒业制作工艺体验园。

其三,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推进旅游公路提档升级,建成旅游驿站20处、A级旅游公厕22座、生态停车场100余座停车位3万余个,旅游标识标牌1000余块,内外联通、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形成;投资近亿元完成富水湖网箱拆围,总投资近3个亿推进“一山三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有专业旅行社8家,宾馆饭店224家,农家乐和农家旅馆1000余家,旅游购物场所70余处,旅游商品32种。

其四,开展多元化主题推介。编辑旅游画册、旅游攻略,拍摄宣传片,加强与湖北日报、新浪微博、凤凰湖北、东方传媒等主流媒体合作进行宣传推介,央视新闻频道《美丽中国——我的家》栏目曾用8分钟时长对富水湖美景进行卫星连线直播;着力营造“全景引客、全时迎客、全业留客、全民好客”浓厚氛围。组织举办九宫山避暑观星节、草莓采摘节、枇杷旅游节、大竹钓鱼节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不断提升通山旅游名气。积极探索“互联网+旅游”营销模式,率先开通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创建聚游网九宫山板块,九宫山景区淘宝天猫旅游旗舰店上线运营,九宫山、隐水洞实现售票验票系统与知名旅游代理门户网站对接。

2020年,随着龙隐山风景区的开门营业,富水湖风景区开发的全面启动,三界谷溯溪康养旅游区总体规划的通过评审,特别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通山的旅游业将迎来一个辉煌的明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