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山县革命老区:社会主义教育和四清运动全面展开

通山县革命老区:社会主义教育和四清运动全面展开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孝感地委根据这个精神作出《关于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具体安排和具体作法的意见》,提出工作队要“访贫问苦,扎根串连”等“左”的作法。会后在试点的基础上,在7个公社、54个大队开展“四清”运动。至1964年春,一大批社队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4年8月,通山县委派出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在农村开展“四清”运动;在机关继续开展“五反”运动。干部集训结束后,县委按照地委的部署,集中力量开展系统“四清”运动。

通山县革命老区:社会主义教育和四清运动全面展开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中央强调抓好阶级斗争政治思想领域的批判。在1963年2月的中央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决定在农村进行以“四清”(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清理工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简称社教)运动。4月,县委根据省、地委的安排,开展社教试点。5月,毛泽东在杭州主持制定《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当时对国内政治形势和阶段斗争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认为“四清”是“打击和粉碎资本主义势力猖狂进攻的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共孝感地委根据这个精神作出《关于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具体安排和具体作法的意见》,提出工作队要“访贫问苦,扎根串连”等“左”的作法。

1963年8月16日至30日,中共通山县委召开县、区、公社、大队四级干部会议,参加会议干部1779人。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等文件精神。会议期间,在干部中进行了“谈认识、揭问题”,据大会统计有一般问题的1124人,占干部总数63.9%;问题比较大的101人,占5.6%。会后在试点的基础上,在7个公社、54个大队开展“四清”运动。至1964年春,一大批社队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4年8月,通山县委派出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在农村开展“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在机关继续开展“五反”(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分散主义、官僚主义)运动。1964年9月,县委抽调干部与云梦县抽调干部集合组成“社教”工作分团,赴孝感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5年8月中旬,中共咸宁地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学习王任重、张体学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和随县、洪山区“四清”工作队的经验,讨论研究了全区深入开展活学活用毛泽东主席著作群众运动,搞好“四清”工作队革命化建设等问题。9月2日至14日,地委召开地、县、区三级干部集训会,地委决定从上而下集训县、区、社干部,整顿党政领导核心,使干部普遍受到教育。干部集训结束后,县委按照地委的部署,集中力量开展系统“四清”(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全县重新组织“四清”工作队员1000余人,进驻325个大队,开展“四清”工作,历时3个月,于次年1月中旬结束。(www.zuozong.com)

1966年2月下旬,遵照地委指示,县委抽调干部组成“社教”工作团,由县委书记带领,赴咸宁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按照二十三条规定进行工作,历时8个月,对于加强集体经济管理,纠正干部多吃多占,强迫命令、瞎指挥等不良作风,起了一定作用;对于刹住农村的封建迷信、房头宗派和打击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等活动也起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四清”运动贯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许多同性质的问题都被认为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不少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据1964年11月抽查部分农村干部状况材料反映,在公社干部115人中有严重“四不清”的18人,占15.6%;大队干部958人中严重“四不清”的196人,占20.4%。至1965年底,全县受处理及批评教育的有1213人。

由于抓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有些搞活农村经济、发展家庭副业的一些正确政策和措施未能很好执行,不过,这次“四清”工作队的作风过硬,与群众打成一片,做到了“三同三不”(即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吃鱼、肉、蛋,不打牌,不下棋),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同时由于领导骨干较多,运动中的某些偏差得到了纠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减轻了运动的消极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