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齐鲁传统文化之军事著作《吴子兵法》

齐鲁传统文化之军事著作《吴子兵法》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子兵法》相传是吴起所著,今存六篇,分上、下两卷。它继承和发展了孙子的有关军事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兵法》齐名,后人将两者并称为“孙吴兵法”。《吴子兵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吴起在强调政治、军事并重的前提下,更重视政治教化。

齐鲁传统文化之军事著作《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相传是吴起所著,今存六篇,分上、下两卷。它继承和发展了孙子的有关军事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兵法》齐名,后人将两者并称为“孙吴兵法”。《吴子兵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安国之道

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吴起提出了“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思想。文德指政治教化,武备指军事战争。吴起在强调政治、军事并重的前提下,更重视政治教化。政治教化的结果要做到“四和”——国家和睦,军队团结,上阵统一,战斗协调。这样君主才算有道之主,百姓才会“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国家才能够出兵出战。

“战胜易,守胜难”的慎战思想

《吴子兵法》认为,因为战争是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所以要取得胜利相对来说是容易的;而保守胜利成果,则不仅需要军事手段,还需要政治、经济、思想等各种手段,相对来说是困难的。何况取得胜利要以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为代价,所以他认为战争胜利的次数越多,消耗人力、物力越大,而保守胜利的希望也就越小。由此吴起提出国家应该慎战的观点。(www.zuozong.com)

“以治为胜”“教戒为先”的治军思想

吴起认为,军队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以治为胜”。所谓“治”,就是“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这样的军队无往而不胜。军队的“治”是经严格的训练取得的,因此“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吴起认为必须训练士兵演习阵法,使之熟悉金、鼓、旗、铃等指挥号令,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精锐军队,“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加强战备,“审敌虚实而趋其危”的战略战术原则

吴起主张把加强战备放在第一位,依据齐、秦、楚、燕、韩、赵、魏七国的地理条件、政治状况、人民习俗、经济实力、军队素质和军阵阵法等特点,制定对付列国的不同军事策略。作战前,一定要察明敌情,遵从“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战术原则。吴起强调用兵之道在于“审敌虚实而趋其危”,也就是乘敌人军事上的间隙,突然攻击它的薄弱之点。此外,他还提出要善于根据变化的情况而改变作战方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