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约从公元前七世纪起,周朝的封建统治开始衰落,皇族子弟的教师以及部分皇室成员散落于民间,以教授经书为生,有的因谙习礼仪而成为婚丧嫁娶、祭祀或其他礼仪的襄礼(司仪),这些人被称为“儒”。儒家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学术流派,其创始人是商朝贵族后裔孔子。如今,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二人的思想被后人合称为“孔孟之道”。
大约从公元前七世纪起,周朝的封建统治开始衰落,皇族子弟的教师以及部分皇室成员散落于民间,以教授经书为生,有的因谙习礼仪而成为婚丧嫁娶、祭祀或其他礼仪的襄礼(司仪),这些人被称为“儒”。
儒家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学术流派,其创始人是商朝贵族后裔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孔子三岁时父亲病逝,其家境日渐贫寒,但他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因学识渊博被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曾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如今,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www.zuozong.com)
孔子讲学图
继孔子后,儒家学派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孟子的出身、经历和孔子有相似的地方: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二人的思想被后人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其言论记录汇编成《孟子》一书。后世统治者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