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抚仙湖的清汤鱼:尽享大自然的馈赠

抚仙湖的清汤鱼:尽享大自然的馈赠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抚仙湖边上,生活就是那一锅铜锅煮出的清汤鱼。这样,带上一口轻便的铜锅,便能在捕鱼的间隙,舀上一锅来自抚仙湖的清冽湖水,放入同样来自抚仙湖的肥美鲜鱼,烹上一锅香喷喷的美味,享用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了。在云南很多的地方,鱼的味道是酸辣的,但澄江人不同,他们偏爱鱼的鲜味,一锅清汤鱼才是他们的最爱。腌制后的大蒜,鲜嫩可口,再没有了生大蒜的辛辣味,是吃铜锅鱼的标配。

抚仙湖的清汤鱼:尽享大自然的馈赠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抚仙湖边上,生活就是那一锅铜锅煮出的清汤鱼。

来到澄江右所,来到抚仙湖东岸,无处不在的就是鱼庄。湖岸边那些招牌和建筑各异的饭店酒馆,毫无二致都有一道压箱底的特色主菜——铜锅鱼。

铜锅鱼的做法起自何时,即便是当地最博闻的老人也难以说清了。据说很早以前,湖边的人都以打鱼为生,鱼汛到来时,常常是忙得脚不沾地,连回家吃饭的时间也没有,只能随身携带炊具,就地取材,解决就餐的问题。

云南的铜多,品质又极好,早在元朝时,朝廷已在云南专设铜课,派官员专门管理云南铜产业。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滇铜年产量突破一千余万斤,产量最盛时可占到全国铜产量的95%以上,是全国铸钱业的原料基地。对于云南来说,铜,当然也成了打造锅具最好的材料。

薄薄的铜片捶打均匀,再制成铜锅,轻便耐用,传热性极佳,就是最好的煮鱼工具。

铜锅的造型也是独具一格的,形制基本一样,都是口小肚大。口小,是要在野外烹煮鲜鱼时,即便锅具倾侧,也不至于让食物全部倒出来,还能有效避免灰尘进入锅内;肚大,则是要铜锅“大肚能容”,能装下更多的食物,一锅熟就能解决一家人的饮食问题。铜锅往往还会配上一个锅盖,锅盖的作用主要是可以当炒锅用,用来炒鱼蘸水需要的辣椒面等佐料。铜锅口处,还会打造两个圆环作为锅耳,鱼煮熟了,把锅耳放平卡住,上面就可以放两个蘸水碗,兼具着桌子的功效。

这样,带上一口轻便的铜锅,便能在捕鱼的间隙,舀上一锅来自抚仙湖的清冽湖水,放入同样来自抚仙湖的肥美鲜鱼,烹上一锅香喷喷的美味,享用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了。

抚仙湖最名贵的鱼当然是抗浪鱼,这种传说中曾上过康熙皇帝御席的抚仙湖特有鱼种现在已经比较少了,价格也是不菲,当地人也很少能吃到,已经不属于“生活餐”了。

▲烹制铜锅鱼

澄江人爱吃鱼,也吃出了技术,吃出了经验。所以即便少了肉味鲜美的抗浪鱼,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鱼,也依旧能在澄江人日常生活的铜锅里翻滚出不一样的味道来。

初到云南的人,一定是会被云南人的“重口味”惊到的。

酸甜苦辣咸。中国大部分地方的美食,都是讲究五味调和的,酸要酸而不寡,甜要甜而不腻,辣要辣中带香,咸要咸中有鲜,苦要苦中回甘。但云南人却是不同的,五味皆可单独入菜,酸要酸得人打冷噤,甜要甜到心里头,辣要辣到舌尖冒火,苦要苦到清凉,爱咸则爱到可以用酱油拌饭吃。

在云南很多的地方,鱼的味道是酸辣的,但澄江人不同,他们偏爱鱼的鲜味,一锅清汤鱼才是他们的最爱。

煮鱼的锅一定要用铜锅,铜锅的导热性比铁锅好得多,能在烹煮过程中均匀传热,迅速升温,保证鱼肉的鲜嫩。(www.zuozong.com)

▲铜锅鱼

▲腌蒜

▲铜锅鱼蘸水

一条大鱼剖开洗净后,不用切段,只用将鱼肉切开,让鱼骨粘连,然后放进铜锅中加入冷水烹煮。这样煮出的鱼,肉不容易烂,吃起来更鲜。锅里,除了葱段、姜片、食盐,再不用加任何的调料,炖的过程中需要人耐心地守着,舀去汤面上的血沫,反复几次,当汤变得乳白时,鱼也就熟了。

餐桌上只要有了铜锅鱼,它就永远是无可争议的主角。煮好的鱼无须另用器皿盛放,连着锅就端了上来,乳白色热腾腾的鱼汤,红彤彤的铜锅,搭配着上了桌,生活才有了红红火火的感觉。

美食上桌,澄江人的善解人意便也就体现出来了。自家吃铜锅鱼,蘸水可以共用,两碗辣中带香的蘸水,高高地摆放在铜锅的锅耳上,坐在哪个方位的人都能轻松够得到,不至于被硕大的铜锅遮挡。桌上的人天南海北口味各异时,他们就不调制共用蘸水了。一个个装着各式佐料的小碗摆在桌子上,火烧得香脆后再研磨好的干辣椒面、腌制过的蒜瓣、当地产的豆腐乳、切得细碎的葱末姜末等,任人选用,任意搭配,“各口自调”。

其中,腌蒜是不得不单独一提的。云南人对大蒜的钟爱,并不比喜爱用生蒜瓣佐食的北方人少。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最知名的山珍是野生菌,如牛肝菌、青头菌、见手青……各式各样的菌子,能晃花人的眼睛,也是最滋养人的美味。但吃野生菌也是有风险的,云南人吃菌,不管是煎炸炒煮,都是一定要搭配大蒜的,据说大蒜是最好的验毒物,菌子做熟后,蒜瓣洁白如常,那就证明可食用,如果蒜瓣发黑,就一定混入了有毒菌。澄江人对大蒜的吃法,则别有特色,他们喜欢将大蒜撒上辣椒面、盐巴和白糖,再加入少许白酒,放入罐子中腌制。腌制后的大蒜,鲜嫩可口,再没有了生大蒜的辛辣味,是吃铜锅鱼的标配。

而搭配铜锅鱼的主食,是铜锅洋芋焖饭

▲铜锅洋芋饭

切成块的洋芋,切成丁的陈年老火腿,用油翻炒拌匀后加入铜锅,再加入淘洗干净的大米,加水在小火上慢慢地焖上半个小时,就可以起锅了。雪白的米饭,金黄酥脆的洋芋块,红艳艳的火腿丁,色香味俱全,让人一看到就禁不住口舌生津。

铜锅鱼这道渔民们造就的美食,简单中有着对生活的虔诚的规划。铜质的炊具易生铜绿,需要时时擦拭,保持清洁,这也是卫生习惯的养成;当地人打造的铜锅,匠心独具能够一物多用,铜锅能当锅煮鱼,锅盖小巧轻便,翻过来就是很好的盛菜的盘子,铜锅的两个锅耳正好能折叠成直角,可以放上两个蘸水碗,是真正的物尽其用;煮鱼手法的自然简单,一般只以葱姜作为配料;蘸水的调制则兼顾各种口味。这些,无一不展现出一种别样的仪式感,这是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是对远方来客的敬重,也是对“大道至简”的诠释。

闲话道尽,一切就绪。先喝上一碗热腾腾的鱼汤,再就着鲜美的蘸水享用鱼肉,来上几碗铜锅洋芋饭,生活便也就有滋有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