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啸成因:海底地震与涨潮引发的隆起型海啸

海啸成因:海底地震与涨潮引发的隆起型海啸

时间:2023-09-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一百多次能引起海啸,概率不到百分之一。专家认为,大量海水迅速退去是海啸即将发生的最初迹象。发生在印度洋苏门腊地震所引发的海啸是“下降型”。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迫使海水以“漏斗”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形成海啸。

海啸成因:海底地震与涨潮引发的隆起型海啸

海啸——海洋中一种骤发性巨大海浪,它和我们前面所谈到的潮汐不同,其发生毫无规律性可言。导致其产生的表象原因也有许多,大气层中强对流现象,如台风可以引发海啸,海底火山爆发也可以引发海啸,而地震海啸,顾名思义就是由深海地震而引起的,这也是最具有破坏力的灾害性海浪。有深海地震才有海啸,但不是所有的深海地震都能引发海啸。据统计,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一百多次能引起海啸,概率不到百分之一。然而,就是这不到百分之一的海啸,却在2004年末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随着相关媒体对这次海啸造成的人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深度报道,人们开始关注,这次引发海啸的地震究竟是什么样的地震?它是怎样推动海水而形成海啸的?据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形成机制有两种形成:“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突然向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泰国《民族报》2005年1月1日报道,海啸26日席卷泰国南部之时,南素林岛上一个渔村的181名村民早已逃到了高山上的一座庙中,从而躲过了一场劫难。“长辈们告诉我们,如果(海)水退去的速度很快,那么它再次出现时的数量会和消失时一样多。”65岁的村长萨尔贸·卡萨雷说。专家认为,大量海水迅速退去是海啸即将发生的最初迹象。发生在印度洋苏门腊地震所引发的海啸是“下降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发生在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便属于此种类型。针对这次地震所引发的海啸,各国的学者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可以理解为:这次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的边缘。印度洋板块受到苏门答腊地下板块的挤压,地壳运动使板块边缘聚集巨大的能量。当这个能量超过岩石强度的时候,岩石就发生破裂,造成海底突然沉降或者隆起,从而使海水发生上下颠簸,并以700~800 km/h的速度向外扩展。有的把这种现象比喻为“就如同在海底划动一支巨大的桨,从而搅动了一个巨大的、数十亿吨的水柱”,或如同“在水池中扔一块石头,只不过你是从水底下扔出来的。你制造出相当于水花的东西,水以波浪的形式向外扩散”。波浪传播的速度很快,就形成了海啸。(www.zuozong.com)

深海地震是表象,就如同扔向水池的石头,但赋予石头能量的是自然外力(背景场聚射流),海水只是通过“石头”这个媒体获取了巨大的能量,从而给印度洋沿岸带来了梦魇。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海啸的成因理解为“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而应该想到由于地心受自然外力(背景场聚射流)的作用,地心产生高温、高压和能量囤积,地心质量物质转为能量物质造成地球内部膨胀,地球的内部膨胀将海底地壳胀裂,形成“漏斗”(裂缝)式的下降。这次海啸的形成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在自然外力(背景场聚射流)的作用下,地球内部因能量聚积和炽热熔岩流体能量物质增加,而不断向外膨胀以释放能量。炽热熔岩流体物质在膨胀——外推势能的作用下,穿透或胀裂地幔,从印度洋板块的薄弱处胀裂地壳,形成地震和“漏斗”(裂缝)。“漏斗”周围的海水在自然外力(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回填涌进“漏斗”,这时我们就看到附近海岸的海水退去的现象。然而,“漏斗”下面的炽热熔岩流体在外推势能的作用下,沿着“漏斗”继续向上运动,与涌入的海水发生顶撞。迫使海水以“漏斗”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形成海啸(形同核爆炸的二次回波冲击)。被外推势能推出地表的炽热熔岩流体物质,被海水冷却凝固,形成新的海洋地壳,并把原来的地壳推向两边,使苏门答腊岛西南沿海附近的一些较小岛屿向西南方向移动了大约20 m。

由此可见,用自然外力(背景场聚射流)的观点不仅能解释这次印度洋地震所引发的海啸,还能清晰地认识到地震发生的本质机理,而作为宇宙中无处不在的所谓“万有引力”,似乎与地震和海啸无关,而被“遗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