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正确、及时和必要的紧急处理,就可减轻伤员的痛苦,防止伤情的进一步恶化,为医生救治争取时间,如图5-31所示。所以,遇到交通事故时切不可慌乱,要沉着、冷静,从现场开始先救后送。
图5-31 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急救
首先,将受伤人员从车上抬出;轻伤员让他们自动外撤,对有出血的重伤员,要立即止血,并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再抬出车外;对休克、出血及心跳、呼吸骤停者在急救的同时,要及时通知医疗单位前来处理或拨通“120”急救电话。
其次,对骨折伤员,做好伤肢的固定,妥善运送,以减轻伤痛。
(1)现场急救的步骤
1)应控制和制止大出血和疏通呼吸道,这是保住伤者生命的首要环节。
2)固定伤肢,这是控制、减轻疼痛和避免骨折、损伤血管神经及防止伤情加重的重要环节。
3)其他处理,如包扎、心肺复苏等。
(2)现场急救的技巧
1)保持冷静,阻止目击者采取一些危险或不必要的动作。尽量少挪动伤员,必须挪动时,应注意头部、颈部和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防止受伤脊柱的伤情加剧。
2)让伤员处于侧卧安全状态,以防吸进血液或呕吐而窒息。
3)确定伤员是否存在阻碍呼吸的情况,观察嘴内是否有异物(如糖果、假牙、血块等),如不能呼吸,应进行人工呼吸。
4)避免给伤员饮食,如出现伤员休克时,在确定伤员消化道没有损伤时,可给予盐水,但应少量饮用。
5)不要把骑摩托车伤员的安全头盔脱掉,除非有呕吐现象或停止呼吸。
6)对出事车辆应熄火停车,不能抽烟,防止事故现场再次出现车祸或因车辆溢油而发生火灾等二次事故。
7)绝对避免把似乎已死亡的伤员丢下不管。
(3)损伤和急救
1)损伤性窒息。将伤者平放,头部偏低,使血液流入脑部,敞开衣襟,使呼吸轻松。当出现昏迷或休克时,应施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如图5-32所示。
图5-32 损伤性窒息的处理
2)颅脑损伤。这类损伤后果非常严重,一般情况下,应尽快护送到医院。护送途中,应注意保持其受伤姿势或处于侧卧的安全状态,如图5-33所示。
图5-33 颅脑损伤的处理
3)骨折。首先,避免伤者的关节活动;其次,是固定伤肢。固定伤肢时,可用特制的夹板或就地取材,如木板、木棍、汽车遮阳板、树枝等,应及早进行。固定时不要轻易恢复骨折部位,同时,松紧度要适当,并注意观察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变化和感觉,如图5-34所示。
图5-34 骨折的处理
4)出血。静脉、动脉出血,一般可用止血带包扎在干净衣服外面加压包扎即可止住。不能止住时,可将肘关节或膝关节捆扎于屈曲部位。毛细血管出血时,一般能自行凝固,也可采用止血带包扎。止血带不要皱成堆,其松紧度应以不流血为宜。此外,止血带绑扎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造成肢体麻木。一般情况下,每隔1h松开5min。如出血停止或大大减少后,可取下止血带,用绷带将伤口包扎好;如继续出血,5min后将伤口重新用止血带扎好,如图5-35所示。
(www.zuozong.com)
图5-35 出血的处理
5)搬运。搬运伤员是急救的重要环节,要以不增加伤员痛苦和加重伤情为原则。搬运伤员的基本要求是:对伤员要作初步急救后再行搬运;急救人员要根据伤员的伤情灵活选用轻便快速的搬运工具和搬运方法;搬运特殊部位伤时,要注意搬运的体位和方式;急救者动作要轻,而且要迅速、准确,避免振动,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急救,如图5-36所示。
图5-36 搬运伤员时应轻搬轻放
(4)撞伤的处理
1)头部被撞击:
①除了肿胀的部位,头部的其他地方均应冷敷。但有伤口时不能这样处理,以免助长细菌繁殖。
②如果从耳、鼻或口中流出血或透明的液体(血清、脑积液)时,要将脸部摆向流出的方向。注意不可用纱布或其他东西将其塞住,以免细菌感染。
③呕吐时,将头部侧放,以防呕吐物堵塞气道。
④发生痉挛时,勿任意压迫伤患肢体,用手帕卷成条状,塞在患者口中,使其安静下来。
⑤搬运伤者时要将头部固定,不要移动。
2)颈部被击伤:
①颈部内有气管、食道以及神经,是人体重要的部位,被撞击时应赶快送往医院。
②为了抑制内部出血,必须将撞击处加以冷敷。
③发现有外出血现象,用消毒纱布置于伤口处止血。
④躺卧时,把身体放平,绝对不要使用枕头。
⑤移动时,将头部固定。
3)背部撞伤:
①让伤者仰卧在坚硬的木板上,将枕头分别垫在颈部和腰部,使脊椎骨保持自然的弯曲。不可有坐或盘坐的姿势。
②移动时,颈部也需同时固定,搬运时则要避免摇动躺板。
4)胸部撞伤:
①撞击到胸部时会有骨折或呼吸困难的危险,要赶快送往医院。
②冷敷处理。
③让患者安静地躺靠在厚被子上,疼痛一侧的胸部朝下。
5)腰部撞伤:
①用宽布条(浴巾或消毒布条)或弹性绷带将腰部包扎固定,不使受伤部位移动。
②以冷敷的方式阻止内出血,并使患者安静下来。
③若出现脚部麻木的症状,赶快送医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