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下底村:兴起庄主黄姓的神秘传说

下底村:兴起庄主黄姓的神秘传说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底寨墙上有三个寨门,分别在列世祖祠、四房祠和大巷出口。经打听,此席是该村村民黄月洲的女儿黄姑的。蔡诚美便到黄月洲家,提出能否让黄姑嫁与自己的儿子蔡竹轩。婚后黄姑为蔡家生下一个小男孙。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蔡竹轩与黄姑商量,决定把大用送到厦林乡寄读。住在下底村的外公黄月洲已离世。这些只是村里的传说,但寨门、青石柱至今还在。

下底村:兴起庄主黄姓的神秘传说

下底寨墙上有三个寨门,分别在列世祖祠、四房祠和大巷出口。从三房祠向上的巷子称为大巷。大巷出口的寨门称东寨门,用于嫁女儿,又称“生门”,在炮楼附近(严格来说只是门框,且不镶在寨墙上),位于四房祠堂附近。多年来,历经台风地震仍卓立不倒。关于这个寨门有不少传说,以下是其中一个版本[2]

明朝正德年间,海阳县金石宫蔡厝村有一位秀才叫蔡诚美,专门为人家看相、算命、择吉日。有一次,他来到潮阳县奉恩乡直浦都下底村见到一床晾晒的草席,草席中间有一块潮湿的地方,形似一朵牡丹花,并认定睡此席的人以后非富即贵。经打听,此席是该村村民黄月洲的女儿黄姑的。蔡诚美便到黄月洲家,提出能否让黄姑嫁与自己的儿子蔡竹轩。黄月洲到金石宫蔡厝村看到蔡家是世代书香门第,蔡竹轩一表人才,文质彬彬,是一位私塾老师。黄月洲便答应了这门亲事,由蔡家择日成亲。

婚后黄姑为蔡家生下一个小男孙。蔡诚美为小孙子起名为“大用”。孩提时的蔡大用聪颖却十分调皮。传说村口庙里的土地公经常与河里的水鬼勾结祸害过往民众,他一怒之下把土地公的泥塑像丢进河里。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蔡竹轩与黄姑商量,决定把大用送到厦林乡寄读。(www.zuozong.com)

住在下底村的外公黄月洲已离世。此前,蔡诚美认识堂后村的一户殷实人家,并让大用认了这位宗亲为舅舅,他就寄住在这家。嘉靖十年(1531)蔡大用与林大钦同时中举。嘉靖十四年(1535)蔡大用中进士,被授任“河南道御史”。当了大官的蔡大用回潮阳厦林拜见堂后村的舅舅,得知堂后村“外公”去世多年,棺椁还没下葬,便对舅舅说:“下底一地方似莲叶(今寨内),若建坟茔于西北边,则如叶上珍珠,分金朝榕水南河,则珠沐于水,财源滚滚;背靠桑浦,则人丁兴旺。”据说,墓地建好后,下底村的公鸡不会啼,狗也不敢吠,且日暮时分,墓里就会冒出袅袅青烟。

蔡大用回家把此事告知母亲,黄姑听后大哭说:“下底才是你亲外公家。今如何是好?”大用说:“我有解决办法。”于是,他在“莲叶”中心处建寨门和大客厅,让好事坏事尽收于此,使下底不致没落。并在西南方修一石板路,意为“莲枝托起莲叶”,使子孙后代可以出人头地。寨门和大客厅竣工后,还剩一条大青石柱。大用叫来村里四名青年壮丁沿着石板路把它抬到榕江边,并吩咐他们累了就停下来休息。当他们走到江湖桥边,这四位青年就停下来。大用说:“下底村最西边就建至于此。”四青年听后十分后悔不该那么快就停下来休息。这石柱现放在江湖桥边的土地庙后面。寨内东南端本来与老寨外是相连的,大用就叫人挖沟把“水门窟”“狮爷池”和“寨门窟”连接相通,名曰“洗溪净寨”,意为清除村里黄姓以外的姓氏。另外,大用还预言在今“江夏山庄”大屋北边以后会开挖一小溪,“江夏山庄”大屋北通寨外会建一桥,并为该桥预先命名为“升仙桥”。这些只是村里的传说,但寨门、青石柱至今还在。大用堂后村外公的坟茔在1958年被炸开,里面空无一物,估计乃一衣冠冢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