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大桥两岸引桥选址确定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大桥的设计。为保证大桥较高的建设水平,太平镇党委、镇政府决定聘请一家资质高的设计单位。但由于建桥资金有限,加上信息不畅,一时又难以找到这样的设计单位。在大桥设计中,仅桥墩钻泥土取样费就高达10多万元,且不说其他的设计费用。正在为难之时,朱善恩想到了为沙角电厂生活区建设做设计的西安设计院。西安设计院是在西北地区资质最高、有很高水平的设计单位,设计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经验丰富。西安设计院或许可以为威远大桥的设计给予帮助。当朱善恩等人找到西安设计院的负责人时,该设计院的一位姓李的总工程师非常热情,也非常爽快,不仅答应为威远大桥免费进行桥墩设计,还表示愿免费为大桥做桥墩检测。
当时位于解放路的威远大桥引桥基础建设工地(照片由朱善恩提供)
“西安设计院对威远大桥桥墩进行检测时,采用的是当时在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检测方法,这种检测法名叫‘桩基无损检测法’。目前这种检测法还在大桥建设中广泛使用。”当年威远大桥建设指挥部工程技术负责人刘浪环回忆说。(www.zuozong.com)
设计单位确定后,太平镇迅速组成一个大桥建设指挥部,由太平镇负责城建工作的朱善恩挂帅,太平建筑公司抽出一名叫黎基的队长进入指挥部负责技术工作,南面乡的一名退休干部陈景禧,一名在广州某工厂退休的电焊工、太平人陈灿以及威远岛上四个乡也各派一名干部一同进入指挥部。南面乡的退休干部陈景禧在广东郁南县市政部门工作了几十年,有着比较丰富的建桥经验,听说太平镇要建大桥,便主动上门来做技术帮手。1985年10月,也就是大桥建设启动一年后,太平建筑公司的工程师刘浪环被调入威远大桥建设指挥部,接替黎基,负责工程技术方面的全面工作。
“当时大桥指挥部设在福音堂旁边,原太平镇东方红区解放居委会一间办公室内,面积只有10多平方米,指挥部的10多个人就全部挤在这间狭小的屋子内办公。威远大桥的建设,就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开始起步了。”朱善恩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