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卡普坦给宇宙画像的那些年,在美国,也有两位天文学家在做着几乎同样的事情。他们一位叫沙普利,一位叫柯蒂斯,他们各自给宇宙画了一幅图像。
沙普利的宇宙,在总体形状上与卡普坦的宇宙差不多,但是,沙普利根据他观测到的球状星团的分布情况,得出了一个结论:太阳系不在宇宙的中心附近,而是在宇宙的边缘。
另外一位美国天文学家柯蒂斯则画了一幅完全不同的宇宙地图,他抛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你今天听到会觉得稀松平常,可你知道当时这个概念被提出来的时候,人们有多震惊吗?柯蒂斯抛出的这个概念就是银河系。在柯蒂斯的宇宙中,有两个巨大的像铁饼一样的星系,一个就是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在距离银河系50万光年远处,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星系,叫作仙女座星系。
科学讲求证据,不是科学家们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那么,柯蒂斯凭什么认为在银河系之外还有别的星系呢?关键的证据是一种叫作星云的天体。
早在18世纪,天文学家赫歇尔就注意到了隐藏在夜空中的无数星云,之所以称它们为星云,是因为在望远镜中,这些星云就是一些淡淡的、发着不同颜色光芒的薄雾状的东西,就像天空中的云彩一样。星云到底是什么?天文学家们争论了快200年,但是谁也拿不出实在的证据。(www.zuozong.com)
18世纪,科学家认为星云是一些淡淡的、发着不同颜色光芒的薄雾状的东西,就像云彩一样
在北半球能看到的最明显的一片星云位于仙女座附近,所以一直就被叫作仙女座大星云。柯蒂斯根据一些间接证据——但主要是他自己的推测——坚持认为,仙女座大星云就是与银河系一样的星系,也是由无数的恒星组成的。
不管是沙普利还是柯蒂斯,都有很多的支持者。为了分出个对错,他们于1920年在美国科学院的大礼堂中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辩论会,这场辩论会史称“世纪天文大辩论”。激烈的辩论始终针锋相对,分不出高下。在热闹的礼堂一角,有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嘴里面叼着一个标志性的大烟斗。他没有参与这场辩论,只是静静地听着。3年后,这个人将为这场辩论做出评判。
世纪天文大辩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