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了1716年,上一章我们提到的那位督促牛顿写出了《原理》的哈雷博士,提出了一个绝妙的新思路,震动了整个天文学界,甚至改变了后世几位天文学家一生的命运。哈雷说,利用金星凌日的罕见天象,就可以测定日地距离。可遗憾的是,虽然哈雷找到了好方法,但他不太可能看到了,除非他能活到105岁,可哈雷只活到了84岁。
到了1716年,上一章我们提到的那位督促牛顿写出了《原理》的哈雷博士,提出了一个绝妙的新思路,震动了整个天文学界,甚至改变了后世几位天文学家一生的命运。哈雷说,利用金星凌日的罕见天象,就可以测定日地距离。他提出的方法原理如下页图所示。
埃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1656—1742),英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曾任牛津大学几何学教授,格林尼治天文台第二任台长,成功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
利用金星凌日现象计算日地距离的原理图
在上图中,当金星(V)凌日的时候,从地球上的A、B两地同时观测,看见它投影在日轮上的V1、V2两点,循着A1′A2′和B1′B2′两条平行弦经过日轮。所以由观测求得∠AVB,并可推出∠AV1B(或∠AV2B)。如果弦AB之长等于地球的半径,则∠AV1B便是太阳的视差。
可遗憾的是,虽然哈雷找到了好方法,但他不太可能看到了,除非他能活到105岁,可哈雷只活到了84岁。但是,天文学界不会忘记这个重要的时刻,在1761年的金星凌日来临的时候,一场国际大比拼拉开了序幕。(www.zuozong.com)
为了率先解决这个“最崇高的问题”,整个天文学界都在摩拳擦掌,简直就像天文界的奥运会。为了能在比赛中拔得头筹,法国派出了32名选手,英国派出了18名,还有瑞典、俄罗斯、意大利、德国等国家也都派出了参赛选手。这些英勇的天文学家奔赴地球的一百多个地点,比如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国的青藏高原、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丛林等。
让我来给你讲讲其中一位法国天文学家勒让蒂的故事,他无疑是这次比赛中最倒霉的一位参赛选手。
1761年,金星凌日来临的时候,一场国际大比拼拉开了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