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宅建筑规范》10.1.3 住宅围护结构的构造应防止围护结构内部保温材料受潮。连续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重质材料。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应考虑防潮要求。设计住宅的围护结构时,应进行水蒸气渗透和冷凝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在正常情况下围护结构内部保温材料的潮湿程度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必要时,应在保温材料层的表面设置隔汽层。
【规范规定】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10.1.3 住宅围护结构的构造应防止围护结构内部保温材料受潮。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1993)
3.4.12 间歇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轻质材料。连续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重质材料。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应考虑防潮要求。
6.2.1 采用多层围护结构时,应将蒸汽渗透阻较大的密实材料布置在内侧,而将蒸汽渗透阻较小的材料布置在外侧。(www.zuozong.com)
6.2.2 外侧有密实保护层或防水层的多层围护结构,经内部冷凝受潮验算而必须设置隔汽层时,应严格控制保温层的施工湿度,或采用预制板状或块状保温材料,避免湿法施工和雨天施工,并保证隔汽层的施工质量。对于卷材防水屋面,应有与室外空气相通的排湿措施。
6.2.3 外侧有卷材或其他密闭防水层,内侧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平屋顶结构,如经内部冷凝受潮验算不需设隔汽层,则应确保屋面板及其接缝的密实性。达到所需的蒸汽渗透阻。【解析】
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的优劣对住宅采暖、空调能耗的影响很大,而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主要依靠保温材料来实现,因此必须保证保温材料不受潮。
设计住宅的围护结构时,应进行水蒸气渗透和冷凝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在正常情况下围护结构内部保温材料的潮湿程度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必要时,应在保温材料层的表面设置隔汽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