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车组运用计划:提升效率减少数量

动车组运用计划:提升效率减少数量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固定运行区段相比,不固定运行区段模式有利于提高动车组的运用效率,减少动车组的使用数量,可充分发挥动车组快速灵活的特点,是编制计划时优先考虑的运用模式。为适应平日和节假日旅客需求的不同,应分别采用不同的运行图,因此分为平日动车组运用计划与节假日动车组运用计划。列车运行图上的列车采用同一种类型的动车组担当时,所对应的计划为单车种动车组运用计划。

动车组运用计划:提升效率减少数量

动车组运用计划是动车组运用和维修的综合计划,是在给定动车组的种类、数量、运载能力、检修周期、检修地点的检修能力及其他运用规则等条件下,考虑使用的动车组数量、检修次数、检修的均衡性等优化目标,安排可以完成给定列车运行任务的动车组使用方案。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的核心有两部分:一是完成运行计划给定的任务,也就是编制合理的列车开行方案;二是动车组自身的维修。

(一)动车组运用计划的组织模式

一般将动车组运用计划分为固定区段和不固定区段两种模式。

(1)固定运行区段模式。

固定运行区段模式是指动车组在给定的线路上运行,并且其运行区段也是固定的。这一运行方式对于区段内有大量径路相同且到发时刻均衡的客运专线有利,该使用方式便于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也便于动车组运用计划的编制,但不利于提高动车组的运用效率,也不利于减少动车组的使用数量。固定区段运用模式组织简单,有利于动车组管理。目前,我国广深准高速线、京津、沪宁高速线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广深线全线运营里程短,客车种类少,采用这种方式较为合理。

(2)不固定运行区段模式。

不固定运行区段模式是指不限制动车组担当的运行区段,在假定各动车组之间没有差别的情况下,动车组完成一次列车任务后,下一次所担当列车的运行区段没有限制,一组动车组多车次套用,原则上长短编组独立套用。与固定运行区段相比,不固定运行区段模式有利于提高动车组的运用效率,减少动车组的使用数量,可充分发挥动车组快速灵活的特点,是编制计划时优先考虑的运用模式。但是,该模式需折返作业,并且不固定运行区段的动车组接续安排比较紧密,出现较大运行干扰时,动车组运用会受到较大影响,动车组的运用调整比较困难。另外,由于这种运用方式比较灵活,增加了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的难度。对检修基地的兼容性要求高,动车组的编组不能够根据区段的客流特点来改变。

(二)动车组运用计划的编制分类

(1)平日动车组运用计划与假日动车组运用计划。(www.zuozong.com)

平日和节假日旅客的需求不同,体现在出行的时间、密度、方向等各个方面。为适应平日和节假日旅客需求的不同,应分别采用不同的运行图,因此分为平日动车组运用计划与节假日动车组运用计划。为保证动车组在平日和节假日之间过渡和检修计划的实施,先编制平日计划;编制节假日计划时,保证节假日计划的内容(始发车站、终到车站及检修的种类)与平日计划的相应内容一致,并编制相应的动车组运用过渡实施方案。

(2)单基地与多基地动车组运用计划。

当列车运行图由一个动车基地配属的动车组担当,所编制的运用计划为单基地动车组运用计划。如果列车运行图由两个以上基地配属的动车组担当,相应的计划为多基地动车组运用计划。在编制多基地动车组运用计划时,运行图中的哪次列车由哪个基地的动车组来担当一般没有具体规定,由编制人员综合考虑各基地的情况和动车组的运用效率,决定各基地动车组列车担当运行图中的各列车车次。

(3)单车种与多车种动车组运用计划。

列车运行图上的列车采用同一种类型的动车组担当时,所对应的计划为单车种动车组运用计划。如果运行图上的列车由不同种类的动车组担当,所对应的计划为多车种动车组运用计划。在编制多车种动车组运用计划时,一般运行图中的哪个列车由哪种动车组担当没有完全规定。

(4)各种动车组运用计划的组合。

动车组运用计划还可以是以上各种运用计划的组合,如单车种单基地平日动车组运用计划、单车种多基地假日动车组运用计划等,其中单车种单基地的形式是最广泛采用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