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元帝到汉成帝、汉哀帝,不断有高人提醒他们,大汉朝已经危险了……
这些高人都有一套高大上的理论依据,诸如阴阳五行、五德终始等。其实,对于当时绝大多数有识之士来讲,他们根本不用这些理论,单看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的表现,也能看出不好的兆头。
这得从汉哀帝的奶奶说起。汉哀帝的奶奶是汉元帝非常宠爱的一个昭仪——傅昭仪。汉元帝临死前,差点把王政君废了,换傅昭仪当皇后,让傅昭仪的儿子刘康接班。当时多亏了史丹,汉元帝才没这么做。
随后,汉成帝刘骜顺利即位,在位二十多年也没有子嗣。这时他四十二岁了,估摸着自己可能也来日无多,于是在公元前9年,召见了两个诸侯王。一个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中山王刘兴,刘兴的母亲就是当年给汉元帝挡熊的冯昭仪冯媛。另一个是刘康的儿子定陶王刘欣。当时刘康已经死了,刘欣继承王爵。这两人是汉成帝血缘上最亲的人,是接班的候选人。汉成帝召见他们来,就是想当面商量看看谁更合适。
结果,中山王刘兴的表现很差,他带的随从人员不符合朝见天子的相关规定。汉成帝让他背一段《尚书》经文,他也背不出。
及赐食于前,后饱。——《汉书·哀帝纪》
汉成帝和他一起吃饭,结果汉成帝都放下筷子了,他还在那儿吃。
定陶王刘欣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而且他奶奶傅太后知道这次朝见天子意义重大,亲自跟着孙子一起来到长安,积极活动。
私赂遗上所幸赵昭仪及帝舅票骑将军曲阳侯王根。——《汉书·哀帝纪》
向汉成帝宠幸的赵合德和辅政大臣王根行贿,送了很多金银财宝。
这两人立马笑纳了,他们也恨不得赶紧抓住这个潜力股,都替刘欣说好话。于是,次年,刘欣被召到长安,立为太子。再转过年,汉成帝驾崩。十九岁的刘欣即位,就是汉哀帝。
傅太后母凭子贵——现在我孙子是皇帝了,我应当是太皇太后,我儿媳是皇太后。有问题吗?有问题。因为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头衔已经分别被赵飞燕和王政君占了。
于是,就有矛盾了。有矛盾就得斗争,谁跟谁斗呢?其实主要的还是汉元帝的三个女人,傅太后、王政君还有冯媛三个奶奶辈的女人斗。
斗争的结果是,王政君主动退让,王莽、王根等王家人全部辞官的辞官、罢官的罢官。不过,都没伤及性命,也没有伤及根本。王家树大根深,而且对汉哀帝即位有帮助,傅太后便没把王家往死里逼。
冯媛就没这么幸运了。当时她儿子中山王刘兴已经死了,小孙子刘箕子继承王位,只有两三岁。小箕子的身体不好,总是生病,冯媛盯着照顾,又是请医生,又是请巫婆,每天都求神祷告。
汉哀帝听说这个情况,派了一个叫张由的大宦官,带着太医和药去中山国帮着给这个小堂弟看病。结果,出事了。
来的这位张公公有间歇性精神病,到了中山国就发作了,张牙舞爪闹一通,之后就回长安了。回到长安,病过去了,他害怕了:我这是干什么去了,我这没完成皇上交给的工作,擅自跑回来了,这准得给我定个死罪啊!怎么办呢?反正我已经是宦官了,我还怕什么啊?
于是,他就向汉哀帝状告冯媛:中山王太后冯媛每天都跟巫婆在祠堂里鼓捣事,我悄悄地调查,结果发现她竟然在诅咒您和傅太后。
傅太后一下子就炸了,她心里一直恨着冯媛呢:想当年给皇上挡熊,出风头,那是要跟我争宠,前面还想跟我孙子争皇位。哼,等着吧!
最终,她弄了个巫蛊冤案。冯媛饮药自杀,家里的妹妹、弟媳等被处死好几十人。
另外,傅太后这个称呼、尊号还是个问题。稍后,汉哀帝接受丞相朱博的建议,给傅太后定了一个“帝太太后”的尊号,以区别于王政君“太皇太后”的称号。
傅太后勉强接受,过了一段时间,感觉还不行,汉哀帝又给她改成“皇太太后”。(www.zuozong.com)
还有很多事,傅太后都表现得非常强势,说一不二。相应地,傅氏外戚便取代了王氏,成为汉哀帝时期最有权势的外戚,傅家也是好几个被封侯的。
不过,整体上,傅家比之前王氏那个程度还是差很多。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汉哀帝鉴于之前王氏专权,对傅家有所限制;另一方面是因为傅家内部不团结。
傅家最得人心的代表人物是傅喜,他是傅太后的从弟。
少好学问,有志行。——《汉书·傅喜传》
这个人既有学问,又有节操,是个谦谦君子,跟他姐姐傅太后不是一个性格。在王莽被免去大司马的职位后,本来傅喜可以顺理成章地接任这个大司马之位,但傅太后对傅喜不满意,就让另一个大臣接任了大司马,转过年来才换成傅喜。
傅喜做了两年,还是很不错的,工作能力强,人也清廉正派,还没有野心,所以很得人心。可是,傅太后和整个傅家都不满意,都感觉傅喜太另类了。
傅太后的很多想法,到傅喜这儿也老拧着,不配合。最终,傅太后受不了了,逼着汉哀帝免了傅喜的官,还差点把侯爵也收回。
然后,换成了汉哀帝的舅舅丁明做大司马。这也是傅家不如王氏强的一个原因,因为还有丁家外戚,是汉哀帝母亲丁太后的娘家人。汉哀帝后面有两家直系的外戚平分秋色,彼此之间肯定也有些制衡。在丁明做大司马之后,傅家也在努力争取这个位子。
最终,汉哀帝干脆同时设了两个大司马。公元前2年正月初一,他把傅太后的另一个从弟傅晏也封为大司马。丁明是大司马、骠骑将军,傅晏是大司马、卫将军。同时设两个大司马,这是此前至少一百年来都没有过的。
傅晏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国丈。傅晏的女儿是皇后,论辈分,傅皇后应当是汉哀帝的表姑。
两个大司马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半个月不到,傅晏便遭到一个人的参劾,被免掉了。
紧接着,正月十七傅太后崩,与汉元帝合葬渭陵。此前,公元前5年,汉哀帝的母亲丁太后已经死了。
于是,汉哀帝就玩疯了,彻底没人能管他了。当年九月,他把大舅丁明也免掉了;十二月,正式册封新的大司马。这位新任大司马正是把国丈傅晏参劾倒的那个人,这人多大年纪呢?只有二十二岁!谁这么牛?不是别人,正是汉哀帝十分信任的董贤。
董贤成为首辅大臣,位极人臣,除了汉哀帝就是他了。
有一次汉哀帝喝醉了,脱口而出:
吾欲法尧禅舜,何如?——《汉书·佞幸传》
我要效法尧舜,把皇位禅让给你,怎么样啊?
这时,董贤还没接话,在座的一个皇亲把话接了过来:皇上,您喝多了,这大汉天下是高祖皇帝打下来的,不是您能随便禅让给别人的。天子无戏言,这话可不要随便讲。
汉哀帝一瞪眼,不说话了。
那么,汉哀帝这么胡来,大臣们就坐视不理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