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汉兴衰史:刘向的占星术与王莽篡汉的预言

西汉兴衰史:刘向的占星术与王莽篡汉的预言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向的爷爷和父亲都做过宗正,宗正就是管理皇族事务的,包括审理皇族人员涉及的案件。成年之后,大概在二十岁时,刘向成为汉宣帝身边的谏大夫。在官场上,刘向跟萧望之是一伙的,他们被石显完全压制住了。结果,刘向再次被投入大牢。刘向变着法地提醒汉成帝,既直言进谏,还送书。当然,刘向的这些分析绝不是为了提醒汉成帝而随便编出来的。就在刘向去世的十三年后,王莽篡汉。刘向的预言应验了。

西汉兴衰史:刘向的占星术与王莽篡汉的预言

刘向的爷爷和父亲都做过宗正,宗正就是管理皇族事务的,包括审理皇族人员涉及的案件。

按《汉书》上说,当年淮南王刘安谋反案,刘向的父亲刘德就参与了审理,这中间他得到了淮南王的一部宝书——《枕中鸿宝苑秘书》。

淮南王编著完成道家的集大成之作《淮南子》之后,进献给了刚即位的汉武帝。据说他只是进献了“《内书》二十一篇”,而《外书》《中篇》这部分没给汉武帝。

《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汉书·淮南王传》

而这部分所涉内容大致就是这部《枕中鸿宝苑秘书》,它是专门写修仙、炼金术、长生不老神药什么的。

刘德审理淮南王案子时,得到了这部书,他自己留了下来。

刘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了这部《枕中鸿宝苑秘书》,他一下子就看进去了。

成年之后,大概在二十岁时,刘向成为汉宣帝身边的谏大夫。因为他文章写得好,所以深得汉宣帝欣赏。此时的汉宣帝已经在位十几年,权力稳固,天下太平,他的心便有点浮躁了,也跟汉武帝似的,开始对神仙之术感兴趣。

刘向投其所好,把家里这部《枕中鸿宝苑秘书》拿出来,进献给了汉宣帝,还跟汉宣帝吹了一回牛:皇上,微臣从小就研究这部书,这里面讲的炼金术,我已经研究得很透彻了,您只要给我配备相关的东西,我一定能把黄金炼出来!

汉宣帝很高兴:太好了,我让人全力支持你,就按着这部宝书上的秘方,争取把黄金炼出来。

刘向很兴奋,又是建厂房,又是上设备,还弄原料,结果呢?花了很多钱也没炼出金子来。

汉宣帝生气了,刘向被关进大牢,定了个“铸伪黄金”的罪,死罪。

他爹还没把他救出来就死了,所幸的是他大哥继承了老爷子的封爵,向汉宣帝求情:

入国户半,赎更生罪。——《汉书·刘向传》

也就是刘家拿出一半的侯爵封地捐给国家,来给刘向赎罪

汉宣帝也觉得刘向人才难得,又是本家,就赦免了,并且给了刘向一个进修学习的机会,即专门委派他跟当时的大儒学习《春秋穀梁传》。这一学就是十年。

刘向学问大长。汉宣帝很高兴,又重新提拔他,做了谏大夫、给事中,要重用他。可惜,没多久,汉宣帝就驾崩了。

然后,刚刚即位的汉元帝对刘向也是很欣赏。因为汉元帝的老师萧望之很欣赏刘向,极力推荐,汉元帝就提拔刘向做了散骑宗正。祖孙三代都是宗正,位列九卿,同时还是给事中,在皇帝身边参与机要决策,跻身皇权的核心层。

这时的刘向正好三十岁,意气风发,要治国平天下。然而没高兴几天,他就再次跌入人生谷底,又被投进了大牢,怎么回事呢?在官场上,刘向跟萧望之是一伙的,他们被石显完全压制住了。怎么办呢?

正赶上地震,刘向抓住这个机会给汉元帝写了一篇奏疏,讲这次灾异都是由于石显等奸臣当道,而萧望之这样的忠臣失位造成的,应当把石显他们免职,重新重用萧望之,这样灾异就不会发生了。

刘向写完这篇奏疏之后,他没有亲自呈给汉元帝,而是找了个亲戚,也是个官员,以这个亲戚的名义呈给汉元帝。因为谁都知道他跟萧望之是一伙的,刚被石显算计了。

可是,石显一眼就看出来了:皇上啊,这准是刘更生授意的,是要报复我们,他这是跟您使诈,大不敬!(www.zuozong.com)

结果,刘向再次被投入大牢。这一次,家人费了很大劲才把他救出来。汉元帝时期,刘向再也没有被起用。

直到十几年后,汉成帝即位,石显倒台,刘向才重新走上仕途,这时,他已经四十五六岁了。他到死也没有再做回到九卿之位,因为这时又开始了外戚专权。大将军王凤对他的印象可能不是很好,汉成帝很欣赏刘向的儿子刘歆,要封刘歆做中常侍,可是王凤不同意。

而刘向呢,他更不喜欢王凤。面对王家兄弟的专权,刘向再次上书汉成帝,极力进谏。

刘向变着法地提醒汉成帝,既直言进谏,还送书。著名的《列女传》就是刘向为了劝谏汉成帝不要沉迷赵飞燕姐妹而编写的。另外两部《新序》和《说苑》也都留传至今。

刘向还给汉成帝进献过一部《洪范五行传》,是对史书上记载的各种灾异进行的分析总结。这本书完整的版本已经失传了,不过它的很多内容都被收录在《汉书·五行志》里面。刘向的目的还是提醒汉成帝要提防王氏篡权,因为按照他分析的这些灾异的规律,都预示这一点。

当然,刘向的这些分析绝不是为了提醒汉成帝而随便编出来的。他是真的相信天人感应,真的把灾异思想、天人感应作为一种学问在研究,就像之前他研究《枕中鸿宝苑秘书》里的炼金术一样。《汉书》中这样讲刘向的治学,

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汉书·刘向传》

刘向是一个朴素的人,没有威仪,清廉、节俭,各种世俗的往来或者蝇营狗苟,他不沾、不碰,一门心思都用在钻研学问上,把做学问作为人生最大的乐趣。他白天读书,研究天文理论,夜里观察星宿的运转变化情况,常常是不知不觉间天就亮了。

刘向写完《洪范五行传》后,在他的晚年,准确地说是在公元前10年,六十七岁的他给汉成帝写过一篇上书,也是专门讲灾异的,算是他在这方面的思想的总结。

当时,正赶上一场灾异:

星孛(bèi)东井,蜀郡岷山崩雍江。——《汉书·刘向传》

彗星出现,并且从二十八星宿中井宿的位置扫过。彗星在古人看来是妖星,它的出现意味着要除旧布新,会有颠覆性的大变化,包括有改朝换代的可能。另外,在蜀郡的岷山发生了山崩滑坡,崩塌下来的山体堵住了山下的岷江,造成江水断流。

刘向认为,蜀郡是汉朝兴起之地,就像之前周朝兴起于西岐,而西周灭亡的那一年,岐山就发生过山崩。

所以,综合这个天象和地象,刘向急了。他向汉成帝进一步强调,务必要重视灾异。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汉书·刘向传》

易经》里很明确地讲,古代的圣人都是通过观测天象分析灾异,来把握当下社会的变化趋向。

观秦、汉之易世,览惠、昭之无后,察昌邑之不终,视孝宣之绍起,天之去就,岂不昭昭然哉!——《汉书·刘向传》

刘向列举了一大堆这方面的例子,尤其秦汉以来,秦汉的改朝换代,汉惠帝和汉昭帝无后,昌邑王被废,汉宣帝平民崛起,这些情况在天文灾异方面都有很明确的反映。基于当下这些灾异的情况,可以断定大汉王朝已经岌岌可危!

汉成帝看完这篇上书,也是很认可,把刘向叫来,唏嘘感叹一番,然后就没下文了。汉成帝明明知道大汉王朝的最大威胁就是外戚专权,可是他根本不想解决。

就在刘向去世的十三年后,王莽篡汉。刘向的预言应验了。

刘向和他之前以及他之后的人们对于星象的研究意义在哪儿呢?它是构建中国原始宗教的一部分,是儒教的一部分,是董仲舒“天人三策”建构的中国古代政治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