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数字化浪潮正席卷全球,信息DNA比特可以不受时空制约地被无限制造出来,各种数字化信息充斥于人们的生活领域,信息已成为功能的新形态。数码产品是连接人与数字信息的一个媒介,它具有的储存、显示、传播数字信息的各类新功能表征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信息化生活方式。
一方面,数码产品展现了信息世界“真正个人化”的生活方式。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指出:“信息方式所标明的交往实践则构建了不稳定的、多重的和分散的主体。……更多的实践和人将被纳入到信息方式的形成模式范围之内,其分散性将会大大增加。”[32]在信息化生活方式中,传统的权威开始被颠覆,信息权利与信息被分散到万维网的每一个终端,造成了无数分散的中心,“大众”向“分众”及“个体”演变,即“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所有商品都可以订购,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33]。信息化生活的核心就是使个人能通过一个终端设备,便利地获取和管理被联网的、个性化的资源。当数码产品通过网络成为一个智能终端时,它不仅能提供个人信息资源选择的丰富性,而且能提供数字化社会的开放系统,其全球用户都可从相关在线软件商店下载所有的应用程序,通过这些应用程序与社交网站的链接分享内容;而应用程序又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搜索用户当时所在的地理位置,甚至可通过用户的签名、留言获悉用户当时的状态,给用户发送个性化的信息产品,每个人都将能在共有的信息平台基础上,营造自己的天空。同时,数码产品还可使个人比从前更加容易地进入传媒或通讯系统。以摄影为例,以前的光学相机需要建立或运营自己的暗房,或者要将胶片送往彩印社冲洗,而现在的数码相机则是直接连接计算机输出,这样用户就能更加方便地处理自己的作品了。[34](www.zuozong.com)
另一方面,数码产品显示了信息化生活中人们对信息媒介的依赖性。由于数字信息可以跨越时空障碍在全球范围内瞬时传播,人们的视觉注意力总是被那些可迅捷高效传递的各类信息所吸引,因此信息消费成为当代社会中一个突出的消费领域。数码产品作为信息媒介具有利用数字技术为高效实用的生活服务的特性,能将大量丰富的数字信息通过界面指导人们、告知人们、娱乐人们,以随身化、生活化、游戏化等特性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并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日常生活的数码产品不仅占据了人们的许多生活碎片时间,并且慢慢向生活主体延伸,强化着人们对它的依赖性。如最初只是单一的移动通讯工具的手机,现今集短信彩信、多媒体播放、摄影摄像、网络等功能于一身,肩负着沟通、办公、娱乐、消费等多种使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亲密的移动伴侣。作为信息媒介,数码产品还以提供的虚拟环境加深了人们对“虚拟现实”的依赖性。数码产品向人们提供的是一个虚拟环境,把人们三维物理空间的生活经验不断压缩为二维虚拟空间的生活经验,“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视觉经验模式,使人们在感官水平上感到自己好像真的处于一个所呈现的世界之中”[35],并将虚拟现实化成了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数码产品这一信息媒介在人们信息化生活中的渗透性不断加强,人们对它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加强,正如波德里亚所形容的:“如今,媒介只不过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工具,使现实(the real)与真实(the true)以及所有的历史或政治之真(truth)全都失去稳定性……我们沉迷于媒介,失去它们便难以为继。”[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