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门口乡志:泉水井与乡村传说

石门口乡志:泉水井与乡村传说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泉水井,俗称活水井。石门口村早有“河边井,辘轳绞”的传说,该泉水井位于村东,井水清澈甘甜,为石门口“三宝”之一。1974年后又开凿泉水井2眼,深30米。石门口村辘轳井东郊村在清康熙年间即凿泉水井9眼。乱流村有古水井6眼,井深10米左右,井水常年不涸,均由辘轳提水。南上庄、南坪村依托临近南川河的优势,在河滩地带挖近200眼泉水井,水源来自雨季或季节河地表水下渗,或遇干旱水井处于枯水状态,或遇洪涝水井被淤。

石门口乡志:泉水井与乡村传说

泉水井,俗称活水井。石门口乡境内的阳胜河段,经大石门、小口头、石门口至西郊,柏井河经桥头、小桥铺与徐峪沟河汇合至石门口汇入阳胜河,流至西郊后与南川河汇合,经南上庄、南坪在乱流村汇入桃河。历代沿河村民即在河道两岸挖井取水,井水清澈甘醇,谓之泉水。

石门口村早有“河边井,辘轳绞”的传说,该泉水井位于村东,井水清澈甘甜,为石门口“三宝”之一。

小桥铺村有古水井7眼,其中有2眼为明代开凿,井口用砂石或青石修葺,深20—25米,用人工辘轳提水。1974年后又开凿泉水井2眼,深30米。

石门口村辘轳井

东郊村在清康熙年间(1661—1722)即凿泉水井9眼。据桥头村观音庙上碑文载,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康熙帝西巡经此曾教导打井取水,随后桥头村在数年内凿下36眼泉水井。(www.zuozong.com)

乱流村有古水井6眼,井深10米左右,井水常年不涸,均由辘轳提水。井水不仅供该村人畜用水,周围邻村每逢干旱常到井上取水。当地民谣有:“南坪上庄驴尿拌汤,想喝甜水乱流井上”。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桃河上游工业污水排放,水质受到污染。

南上庄、南坪村依托临近南川河的优势,在河滩地带挖近200眼泉水井,水源来自雨季或季节河地表水下渗,或遇干旱水井处于枯水状态,或遇洪涝水井被淤。1973年后,宋家庄截潜流引水工程竣工,该村水井渐废。

西郊村西河即南川河边有大井、小井、河边井等20余眼泉水井。因上游有煤矿矾水渗入,故水质不如东河水井好。20世纪60年代前,因发季节河冲毁无存;东河杨家井水质纯正,雨季日流量在100担以上。1972年,修起东河拦河大坝,水源遭到破坏而干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