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门口乡志:地质特征及第四纪地层报道

石门口乡志:地质特征及第四纪地层报道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底部以黄绿色页岩为主,夹假竹叶状白云岩,横向变化不大。中上部为灰黄色薄中厚层白云岩,含燧石减少,以结核为主。奥陶系中统其主要地质特征是以灰黄色泥灰岩,角砾状白云质泥灰岩、石灰岩夹白云岩组成。中部由深灰,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组成。上部以似蠕虫状灰岩为主,夹石灰岩与泥灰岩层。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叫第四纪,也称第四系。该系主要分布在西郊、南坪、乱流一带,为黄土状亚黏土,呈水平层性状发育。

石门口乡志:地质特征及第四纪地层报道

石门口乡的地质形成大体经历了寒武系、奥陶系、新生界、第四系。

寒武系下统 是由海相含燧石、白云质灰石和白云岩组成。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底部以黄绿色页岩为主,夹假竹叶状白云岩,横向变化不大。下部以灰白色中厚层含燧石条带或成燧石结核白云岩为主,其层位稳定。中上部为灰黄色薄中厚层白云岩,含燧石减少,以结核为主。白云岩层变薄,泥质众多,反映了海水由浅—深—浅的沉积旋迥。主要分布在西郊、东郊、大石门一带。

奥陶系中统 其主要地质特征是以灰黄色泥灰岩,角砾状白云质泥灰岩、石灰岩夹白云岩组成。下部为灰黄、灰白、黄褐色泥灰岩。由角砾状构造发育,形成角砾泥灰岩。中部由深灰,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组成。灰岩多属含泥质,白云质灰岩似蠕虫状构造发育。上部以似蠕虫状灰岩为主,夹石灰岩与泥灰岩层。主要分布于南坪、南上庄、西郊一带。(www.zuozong.com)

新生界 属地质年代的第五代,延续约5900万年,是地质历史最新的一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该时期地壳有强烈的造山运动。中生代的爬行动物绝迹,哺乳动物繁盛。生物达到高度发展阶段。后期有人类出现。该代地质发育形成的出露情况,主要分布在本乡的西郊、石门口、小桥铺一带。为红色黏土夹沙砾石,钙质结核,含脊椎动物化石,地面是黏土,为红色,紫红色,棕红色,致密,含钙质结核。

第四纪 属新生界中的第二纪,也是最近的一纪,延续约100万年。第四纪中地壳和动植物界已经具有现代的样子,特点是有冰川作用,出现过几次大的冰川期。出现了人类。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叫第四纪,也称第四系。该系主要分布在西郊、南坪、乱流一带,为黄土状亚黏土,呈水平层性状发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