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际中,排导堤堤身结构的选择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所以,在布设排导槽的走向与高度时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实际中,排导堤堤身结构的选择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堤身高度与自然平面不协调
一般村镇原始的排洪道两侧都为村镇道路,排洪道两侧村民通过形式多样的道路通行。而排导槽穿过村镇时,势必改变或阻断原来的道路系统,布设排导槽时,如果没有考虑恢复或补偿排导槽两侧村民的通行因素,排导槽高出了原地面许多,一是给恢复或补偿村道造成极大的困难;二是给村民出行造成了困难。如照片1-15所示,右侧排导堤后有住户院墙,原有的沟道便道已不复存在。村民自行将排导堤拆了个豁口做出行通道。如此,排导堤失去了束流作用,村民房屋又成了泥石流的危害对象。所以,在布设排导槽的走向与高度时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是排导槽设计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堤身形式与堤后地形不协调(www.zuozong.com)
有相当多的村镇地形与沟床高差不大,致使所需的排导槽不得不高于地面,对于这种条件下的排导槽,不综合分析、研究排导堤堤身结构的受力状况和沟道地形地貌,一味地选择仰斜式或直立式排导堤,如果堤后无背土夯填的支撑,排导堤有倾倒的危险,存在安全隐患。如照片1-16所示,排导槽外侧是村道,胸坡比较大,背坡直立,如果排导槽内有一定高度的泥石流,该排导堤极有可能向外倾倒,压埋行人或车辆。后来在堤后采取了支顶措施。为了稳定排导堤,有些设计者则在堤后设置了背土夯填,殊不知,背土夯填又压占了道路和农田,背土夯填往往实现不了,这是现实情况。
3.堤身结构与堤后构筑物不协调
对于堤后为道路的排导堤,使用仰斜式排导堤不但挤占了原有道路的空间位置,而且给道路地基的夯实造成了困难。如照片1-16所示,排导槽外侧是村道,无法进行背土夯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