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共新人员集体返回延安:抗战大后方历史【上+下】

中共新人员集体返回延安:抗战大后方历史【上+下】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2年9月,中共在新人员被软禁后,便与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系。张治中随即将中共狱中人员全部集中到第二监狱院里,为释放作准备。6月6日,《新疆日报》公开发表释放在押中共人员的消息。新疆出狱人员在吉家村稍事休息后,换乘边区的汽车驶往延安。车队抵达延安城,受到数以万计的边区军民夹道欢迎。

中共新人员集体返回延安:抗战大后方历史【上+下】

1942年9月,中共在新人员被软禁后,便与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系。1943年1月初,共产国际通知中共中央,告知陈潭秋等被捕。1月13日,共产国际再次致电中共中央,称陈潭秋等均已被捕,除那边设法营救外,要求中共也想办法营救。

1943年2月14日,中央书记处致电在重庆的周恩来、林彪,电称:“你们与张治中谈话时望提出释放迪化被盛扣留之徐杰等140余人的要求。说明这140余人中一部分是在国共合作后盛世才要求我们派去新疆帮他工作的,一部分是在苏联治病回国途中在迪化停留的,另一部分是到迪化养病的(其中有些是残废),这些人是在重庆中央调整与新疆关系时被盛诬加罪名而加以拘捕的,要求重庆方面去迪化释放并准他们经兰州西安回延。”“即使上述要求一时不能实现,但不妨提出备案,作为将来交涉之根据。”

1944年6月4日,参加国共谈判的中共代表林伯渠根据中共释放政治犯的一贯主张,向国民党代表张治中提交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关于解决目前若干急切问题的意见》一份,其中乙项“关于两党悬案者”的第八条郑重提出:请政府饬令党政机关释放各地被捕人员,例如皖南事变时被俘的新四军官兵叶挺等,广东的廖承志、张文彬,新疆的陈潭秋、毛泽民等……此等人员,均系爱国志士,请予恢复自由,以利抗日。[6]

1945年9月,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时,中共于9月3日提出《谈话要点》,其第十一条第一项再次明确提出“释放政治犯”。蒋介石亲自草拟《对中共谈判要点》交由张治中等答复:“政府准备自动办理,中共将应释之人提出名单。”同时,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要求国民党当局履行“还政于民”的诺言》,明确指出我党中央委员陈潭秋,候补中央委员马明方等依然被监禁着,敦促国民党必须予以释放。以后在国共双方达成的《双十协定》第七条中明确规定了“释放政治犯”。接着,旧政协决议中也有同样的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国民党当局不得已于1946年初颁布行政院训令,命令全国各地释放政治犯,称:“此项人犯无论已判未判,准由各机关查明释放见报。”但新疆省主席吴忠信对这一训令不予公布,更不执行。

《双十协定》签订前后,国民政府为解决1944年秋爆发的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三区革命问题,派张治中先后两次赴新同三区人民代表进行谈判。1946年3月,张治中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西北行辕主任兼新疆省主席,并于4月4日抵迪化就职。在张治中赴新前,周恩来、邓颖超亲赴重庆上清寺桂园张寓,当面嘱托说,我党有一批同志在新疆被盛世才逮捕,去后请务必按《双十协定》予以释放,并设法送回延安,念及他们长期狱中生活,条件艰苦,亦请改善一下。张治中先生慨然承诺。[7]

张治中到新后,即派屈武、党必刚等到监狱探望,了解情况,并命令改善监狱的待遇。另一方面,张治中电告蒋介石,说明这是盛世才做的事,为了增进两党友好,表示和平意愿,应该全部释放。几经周折,至5月中旬,蒋介石才复电同意。张治中随即将中共狱中人员全部集中到第二监狱院里,为释放作准备。

当时狱中人员尚不完全了解外界情况,为了防止意外,党组织以“王韵雪等全体”名义给张治中写信,提出登报公布释放消息及出狱进行短时期休息等5项要求。张阅后即邀中共人员代表杨之华、吉合、朱旦华、沈谷南、李云扬、独伊等6人到他的寓所面谈。在会见中,张治中对信中所提的问题作了解释,着重说明此次释放大家,是受周恩来先生委托,请大家放心,一定派人护送大家回延安。当前局势不定,宜早不宜迟,一旦准备好了,就立即启程。

6月6日,《新疆日报》公开发表释放在押中共人员的消息。6月10日,长期被押于新疆监狱的中共人员分乘10辆大卡车从迪化出发,张治中派新疆警备司令部交通处少将处长刘亚哲负责护送。出发前,张治中分别去电甘肃省主席谷正伦、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陕西省主席祝绍周,主要是强调得到蒋介石同意释放的一批中共人员,由行营派人护送回延安,请沿途放行并妥善接待。同时也把这件事的简要情况和动身日期电告周恩来。动身前,还特派屈武到狱中和中共人员见面、送行,祝他们一路平安。车队登程后,沿途历经坎坷,在刘亚哲周旋、操持和全体人员积极配合下,均化险为夷。7月9日抵达终点吉家村,在此实行交接。全体新疆出狱人员受到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刘亚哲一行受到热情接待。刘亚哲返新时,带回朱德总司令给张治中的感谢信和礼品。数月后,张治中从新疆到南京时,董必武又代表中共中央亲往张宅当面致谢。

新疆出狱人员在吉家村稍事休息后,换乘边区的汽车驶往延安。7月11日,当车辆行至延安城南七里铺时,受到朱德、任弼时、林伯渠、杨尚昆、安子文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专程迎接,中央领导同志登上汽车和他们一一握手。车队抵达延安城,受到数以万计的边区军民夹道欢迎。从新疆监狱归来的同志们热泪盈眶,向迎接群众挥手致意。至此,他们结束了数年监狱生活的磨难和3000余公里的艰苦跋涉,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回到党的怀抱。出发时共131人,途中因病逝世2人(航空队谢奇光,儿童胡狱燕),返回延安129人。毛泽东亲往他们的住地亲切慰问,连声说:同志们,受苦了,你们的归来,就是胜利。(www.zuozong.com)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0页。

[2]高登榜:《难忘的战斗岁月》,《中共党史资料》第25辑,第64页。

[3]李英奇:《盛世才的罪行》,1951年3月16日。

[4]张之毅:《新疆之经济》,中华书局1945年版,第46—47页。

[5]《中共党史资料》第25辑,第96页。

[6]《人物》1980年第2期。

[7]邓颖超:《〈张治中回忆录〉序》,1983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