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物馆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升立意层次

博物馆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升立意层次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报告》鲜明地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报告》强调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次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显然文化遗产工作贯穿其中。《报告》提出了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新要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人民是主体,文化成果要由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到,享受它,这是人民的权利。

博物馆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升立意层次

《报告》鲜明地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并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综合国力,人民热切愿望的高度强调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把文化建设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协调起来科学发展。文化遗产工作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报告》强调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次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是人民的心声和愿望。文物工作者长期奋斗的目标就是保护文化遗产,是守望和经营精神家园的园丁,必将为此奉献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文化建设的大格局、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全国人民的奋斗的理想。这些伟大实践和实物例证,也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博物馆、纪念馆通过展示宣传,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显然文化遗产工作贯穿其中。

《报告》提出了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新要求。文物工作者致力于保留历史记忆以启发今人智慧,目的正在于保持民族性。而体现时代性是一个新课题,需要解放思想、在积极探索中更新观念。有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是传承;二是创造。传承才能发展,传承中要有自己的创造,只有创造才有价值。实践需要构筑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原则,并把静态文物文化变为流动的文化现象,使人更多地汲取其精华,转化为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探索民族性与时代性结合的实践,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www.zuozong.com)

要让人民共享文化成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人民是主体,文化成果要由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到,享受它,这是人民的权利。只有努力加强文物藏品管理,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健全宣教研究等工作,创造条件促进文化遗产地的开放,才能实际地共享。我省尝试把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文化遗产知识进书本、进课堂、进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继续实施对未成年人、军人、老人等特殊群体的优惠免票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使之更多地惠及普通老百姓。

《报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幅美好蓝图。这一宏伟的规划中,陕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选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文明古都定位,具有得天独厚之优势。并根据各地文化的差异性,在不同地域,通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形成独特的周、秦、汉、唐等文化区域,以多样性来体现文化的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