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物是博物馆的物质基础,博物馆的传播功能首先取决于文物。从历史的角度看,文物包括文物遗址是先进文化的凝聚,这是文物文化的主流本质。文物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实物见证,并且是具有历史、科学、艺术及研究等价值的实物见证。文物的价值在于不同程度地揭示和代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文物价值的创造归根结底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遗存至今的都城遗址、帝王陵寝、长城要塞、丝绸古道、石刻石窟以及众多的可移动文物,莫不如此。
目前人们普遍所讲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物是文化范畴中遗留给后代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它不可再生的特性更显得弥足珍贵,这正是代表先进文化的部分。研究和确定文物价值的高低、大小实质上是依据代表先进文化的程度而确定。一般是从历史、科学、艺术三个方面入手的,主要是看,它是否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重要性。依据《文物保护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来说,一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实物,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生产工具,以及上层建筑、国家机器的实物体现等;二是与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著名人物相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实物;三是具有代表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和资料。实践中依据文物的价值,来确定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和文物的等级。
文物的价值是固有的、客观的,价值确定既是从当时历史条件背景中考察,同时又是与不同时代的实物比较而来。应当说,每件文物都是有价值的,而文物作为系统或整体,则说明这样一个主题:即人类是如何进步的,社会是如何发展的。文物还不仅仅在于说明鲜活的过去,而在不同层次地启迪人们,汲取文物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探寻人性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把握今天和未来。虽然从时空上来看,文物是过去的、历史的东西,但同时应当认为文物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今天是明天的昨天,当今社会有科学、艺术价值或者有时代意义的实物,也将成为明天的文物,文物不仅在揭示过去,而目的则是昭示未来。固然不难发现,也有阻滞社会进步或者遏制文明发展的实物见证,它同样作为历史的反面例证给人以更多的反思和激励,就如同悲剧使人教益更深的效果一样。
概括地说,文物作为一个整体,具体地从不同侧面和领域揭示历史,展示我国历史先民社会生产、生活以及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的水平,是体现了人民群众所创造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由此而奠定了文物博物馆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地位。
第二,从文物博物馆的功能看,它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国际博物馆协会规定:博物馆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文化机构。因此,为人民大众传播文化是其最根本的功能切入点。在此,我们有必要简单做一分析,我们目前文物博物馆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遗址博物馆,这是文物博物馆的最大特色,即是以重要的文物遗址或文化遗产为依托,而增加适量可移动文物藏品形成的博物馆,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第二类是综合博物馆,主要是将可移动文物作为藏品集中按照不同的主题陈列,这种博物馆藏品丰富,把基本陈列和临展结合起来,内容的综合性和形式的灵活性比较明显。第三类属专题馆,即是同一类文物的收藏与陈列,这是当前博物馆发展的新的趋向。不同的博物馆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而文物博物馆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既体现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从总体上研究挖掘和把握传统文化蕴含的独有精神资源,使先进的文化得以发扬和传播。(www.zuozong.com)
文物博物馆对先进文化的传播主要体现在收藏、陈列和研究的结合上。文物的收藏是物质基础,也是文物有效保护的基本条件;陈列是文物有效的创造性的展示,它是社会教育的最基本的方式;研究是为了揭示文物及文物之间以及文物与历史联系的文化内涵,从而使教育作用更科学、更深入有效。这三者的结合,形成传播的主体形式,发挥着独特的传播效果。在实践的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文物博物馆在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体现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为己任的公益性事业性质,突出地表现为如下几个特点:1.文物博物馆传播的是悠久而深厚的文化,这是由文物的特性决定的,它的厚重可以提升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底气,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文物博物馆是在创造和优化人文环境,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这种教育是一种高雅丰富的而又多重式的。人们在对历史的实物中发现文明与愚昧、辉煌与暗淡、先进与落后,在比较与反思中达到物质向精神的升华,因而这是一种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文化。3.文物博物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化。文物几乎无一不是与人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体现,既反映了社会生产和人类的生产,也反映了人的精神世界,使历史因其有声有色而活化。4.文物博物馆传播的是对外开放的发展的文化,它具有民族性的特色。因为文化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在与世界的交流中捍卫自己的民族性,同时显示自己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第三,博物馆建筑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形式。如果说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那么博物馆建筑的形象则起着非常重要的标识作用,具有“凝固的艺术”的功能。博物馆建筑基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依托于古代标志性建筑而建,即是文物中有文物;第二类是根据文物主体内涵而仿建古代建筑,使文物与建筑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合谐;第三类是现代化的综合类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具有其深厚的文化的沉淀,是一个地方或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国内外不少的著名博物馆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建筑与历史文化名城结合协调起来,将丰厚的文化遗产得到充分的展示。文物博物馆或者是历史文化的浓缩与精华,或者是创造人文环境的辐射点源。显然这是文化传播不得忽视的重要方面。
文物博物馆通过传播先进文化功能的发挥,使人们扩大知识的视野,陶冶身心健康,培养生活情趣,而被誉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和成人的终身学校,当今,已经渗透到教育科学、文化、旅游等社会的广泛领域,为弘扬民族的先进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发挥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陕西历史博物馆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