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腊八粥
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过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人们“合五谷枣栗等果品为粥,祭先农,祭先祖”。腊八节源于古老的腊日节,也称腊祭或蜡祭。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用“一国之人皆若狂”形容当时庆祝腊日节的盛况。相传腊月初八也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之日,从宋朝开始,腊日节日趋衰落,而佛成道日的影响却在不断扩大,腊日节渐渐演变为喝腊八粥的腊八节,由此奏响了春节的序曲。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腊八粥现又称八宝粥,用料以桂圆、苡米、麦片、糯米、绿豆、红豆、芸豆、花生等八物。
(二)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藉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饪、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作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www.zuozong.com)
(三)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也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柏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