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天坛:古代建筑的代表

北京天坛:古代建筑的代表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天坛是古代坛庙建筑中最重要的遗存。九坛八庙的主题与形式,是中国漫长而深厚的农耕文明在建筑文化上的集中体现。祈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外壝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坛东部有七星石。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

北京天坛:古代建筑的代表

明清时期的天坛、地坛等,是帝王进行祭祀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天人合一的大院子,其空间的寓意也深刻体现了天人对话的天地观及其丰富的内涵。北京天坛是古代坛庙建筑中最重要的遗存。

在北京,帝王等进行祭祀或活动的地方俗称“九坛八庙”。九坛八庙的主题与形式,是中国漫长而深厚的农耕文明在建筑文化上的集中体现。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天地坛,配有日月、星辰、云雨、风雷四从坛,天地日月同祭。明嘉靖九年(1530年)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坛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1540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1545年)建成,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自此,北京天坛成为一座巨大的院落,包括圜丘、祈谷坛,占地面积比故宫还大,其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天坛象征了中国人理念中的天地关系,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历代帝王都要在此顶礼膜拜。天坛神圣、崇高、典雅,备受世人尊敬。

天坛祈年殿典雅华贵,是北京天坛巨大院落诸要素核心之一,是最高大的中心建筑物,也是北京天坛的建筑象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北京乃至中国传统建筑的象征。

祈年殿(www.zuozong.com)

祈年殿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内层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层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层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祈年殿内层4根龙井柱,象征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12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二十四节气

祈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外壝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坛东部有七星石。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直径68米;殿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