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国史:楚国投降,战争落幕

战国史:楚国投降,战争落幕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李信的战略意图,楚国的国土会就此分割,秦军便可以各个击破。在一连串的歼灭战之后,楚国最终选择了投降。忧国伤怀的齐王最终忧郁而死,其儿子也自此不知下落。战国时代,终于在秦国历代君王特别是秦孝公、秦昭襄王、秦王政,历代贤臣如商鞅、范雎、李斯,历代名将如司马错、魏冉、白起、王翦、蒙恬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宣告落幕。

战国史:楚国投降,战争落幕

秦军派出两路大军同时出发,一路由李信率领。李信所部很快就从南阳郡向东方进发,他采取的是秦军惯常的作战手法,分割包围,继而歼灭,并没有直接前去攻打楚国的都城寿春。李信大军是秦军主力,很快便攻克了平舆以及陈。

另一路大军由蒙恬率领,他很快将寝丘攻占,以掩护主力大军的行动。双方最终会于城父。按照李信的战略意图,楚国的国土会就此分割,秦军便可以各个击破。这种战法在以往的战役中百试不爽。

战前,李信对当地的地形做了充分的考察,认为如果进入楚国广袤和开阔的平原地带,秦国的大兵团就能够如同潮水般向前一波波推进,楚国军队势必难以抵挡。只可惜李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国大军纵然可以阶梯式的推进,殊不知楚国大军也可以利用那些河网和丘陵在不知不觉中隐藏,然后靠近秦军。果然,楚军跟了秦军三天三夜,最终使得秦军全线溃败,七名都尉被斩杀,李信仓皇而狼狈地逃回了秦国。

当秦军大败的消息传到秦王嬴政的耳中时,可以想象当时的他是多么懊悔和愤怒。纵然如此,这也无法改变秦军大败的事实。秦王嬴政立刻驾着马车,来到了王翦的老家频阳。

一见面,嬴政便打开天窗说亮话,一是说自己和李信的错误,二便是请王翦出山。王翦没有立刻答应嬴政,而是向他诉苦,说自己身体不好,脑子不灵光,手脚不便利,要秦王嬴政对他好点。

嬴政也是快人快语,秦国军队刚刚经历了大败,自己焦头烂额,只有王翦先帮助了自己,自己才能够帮助王翦;自己诚意十足,亲自来请王翦出山,万万不可以推辞。

识时务者为俊杰,王翦伸出了六个手指,口中说道:没有六十万大军,去了也是大败而归。嬴政这次只好应允。然而在他心中,对王翦还是心存忌惮的,举国之精锐都交到了王翦的手中,东出可以平天下,西进则可以灭秦国,拥有如此雄狮的王翦对自己是很大的威胁。于是,嬴政想到了笼络王翦。他对王翦说,战事一结束,自己就搬过来,和王翦一起住。

于是,王翦再次挂帅出征,秦王嬴政亲临灞上,为王翦践行。酒也喝了,天地诸神都祭拜了,祝酒词也念了,这王翦却不动了。嬴政很奇怪,怎么不走了呢?(www.zuozong.com)

王翦直接说道:“大王,臣老了,估计几年之后就不能动了,再想要为秦国立功,为大王建业,就会有心无力。此次前去攻灭了楚国,臣必定是功成身退,到时候就要孤苦无依,连一日三餐、住宿出行都成问题了。所以臣希望,大王能够给臣多赏赐点金银钱财、良田美宅。如果能够满足臣的这个愿望,臣就安心了。”

嬴政瞬间便明白了,王翦表面上是在请赏,实际上是要自己不要猜疑。于是嬴政保证道:“将军为秦国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本王自然不会让你受穷的。”王翦道:“臣就只要一些良田美宅、金银钱财,其他的给了臣也没用,只要臣死了,子孙能够温饱,臣死也瞑目了。”

嬴政遂答应了王翦,可是王翦还是表示自己不放心,遂不厌其烦,一连捎了五封信,找嬴政要这要那。王翦此举,彻底地打消了嬴政的疑虑。

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楚国境内。在一连串的歼灭战之后,楚国最终选择了投降。王翦在攻灭了楚国之后,还南下攻灭百越,设立郡县,立下不世功勋,嬴政知道了他的忠心,封其为武成侯。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国大军从原来的燕国挥师南下,没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便占领了齐国都城临淄,齐国就这样灭亡了。

据说齐国灭亡之后,还有很多人跟随齐王,只是后来发现已经没有了任何前途,便树倒猢狲散,只留下齐王和自己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忧国伤怀的齐王最终忧郁而死,其儿子也自此不知下落。

战国时代,终于在秦国历代君王特别是秦孝公、秦昭襄王、秦王政,历代贤臣如商鞅、范雎、李斯,历代名将如司马错、魏冉、白起、王翦、蒙恬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宣告落幕。大一统时代就此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