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和他祖父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他的祖父郭荣是金元之际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郭守敬自幼就继承了祖父郭荣的家学,致力于攻研算学、天文、水利等方面。在他的殷切教导下,郭守敬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他以后的事业打造了重要的基础。
相传在郭守敬十五岁那年,家里边来了一位名叫子聪的和尚。他与郭守敬的祖父郭荣交情非常好。没事的时候,他们经常在一起“以文会友”。他祖父的这位朋友是一位博学之人,他通晓天文、地理、算术等多种学问,这次,那个和尚不像往常一样侃侃而谈,而是从口袋中拿出了一个莲花漏的拓片,问郭守敬的祖父:“这个器物名叫‘莲花漏’,主要器皿都是莲花、莲蓬和莲叶的形状,这个莲花漏工艺设计十分精妙,是极为少见的珍品。可惜由于战乱失传已久,我是偶然在一截被人打折的石碑上拓得此图,但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个精美的器皿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郭守敬的祖父接过拓片之后,细细观察了一番,最后还是无奈放弃了。因为他也看不出这个器物的构造。这时正在一旁玩耍的郭守敬突然听到了两人的谈话,看到了那个精美的拓片。于是兴趣大增,便向子聪和尚讨要莲花漏拓片,并说可以弄懂这个器物的结构和用途,只需要他们给他一些时间。和尚见到郭守敬很有兴趣的样子,就以为是像普通小孩子那样对新事物一时兴起,随便玩玩,想不通就放弃了。于是便将那个拓片交给了郭守敬,并开玩笑地和他下了赌注,半个月之后来取。(www.zuozong.com)
郭守敬拿到这个拓片后,就钻进了自己的书房,除了吃饭睡觉寸步不离,一直不停地在纸上写写画画。就这样半月的期限很快就到了,子聪和尚如约来郭家取莲花漏拓片,原本以为郭守敬会愁眉苦脸地承认自己的无能。结果郭守敬信心满满地向他讲起莲花漏各部分的结构和用途,并且说得头头是道,子聪听了非常吃惊,一个劲夸赞郭守敬。
后来他觉得郭守敬在工艺设计上非常有天赋,就推荐他到一所著名的学校去深造,郭守敬在那里认识了许多的名师。他的老师也都是非常博学之人。他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刘秉忠精通天文学,经常给郭守敬很多教导。后来刘秉忠被忽必烈召回到京城做官,就将郭守敬引荐给了自己的好友张文谦。张文谦是一个有大才能的人,他不仅博古通今,而且对于科技工艺方面的学问有着自己独到的研究。在他的传授下,郭守敬的学识水平又一次大幅度提升。当时张文谦还是忽必烈的谋士。他看到了郭守敬的才能,觉得他是一个治国必不可少的科技人才,就把他推荐给了当时的皇帝忽必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