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象描述
王囡(化名),大学三年级学生。近半年总是感到无缘无故的头痛、两眼发黑、疲乏无力、失眠、心绪不宁、心慌甚至视力模糊、呼吸困难、胃口差、自我感觉不佳,还经常感冒、便秘等;学习成绩下滑得厉害,大不如前。曾到医院检查过,没什么问题,由于休息不好,白天又晕晕乎乎的,感觉比有病还难受。王囡说既然生理上没有什么毛病,那么可能是心理上出了问题。于是找心理咨询老师帮忙,帮她走出这种烦躁、乏力、无精打采的生活。据了解,王囡在全力以赴准备考研究生,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是一名好学生,学习刻苦认真。
(二)原因分析
王囡的这种情况基本可以断定她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所谓亚健康状态,通俗地说,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一般来说,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亚健康主要有四种:(1)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2)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4)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亚健康是一种健康的透支状态,身体存在种种不适但无器质性病变,亚健康人群非常普遍,几乎各行各业,各年龄段都有,造成亚健康的原因有:(1)脑力、体力长期透支,造成身体器官超负荷运转,表现为疲劳、失眠、急躁、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长期便秘、骨骼酸痛和性机能减退。(2)人体自然衰老,组织器官老化:表现为体力不支,更年期综合征、失眠多梦、多尿、内分泌失调等。(3)营养不均衡,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指导:表现为青少年发育迟缓、过胖或过瘦、青少年有慢性病的前兆,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均有不适,体重失衡,老年人骨质疏松和免疫力下降。(4)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大量吸烟和饮酒及久坐不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5)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和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他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三)自助策略(www.zuozong.com)
1.建立饮食机制,合理摄取营养。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全面包含人体所需的营养,我们讲吃多种食物,是改革习以为常的不良饮食习惯,多吃不常吃的,牛奶要喝,粗粮、杂粮、蔬菜、水果也要多吃,这样才更符合科学合理均衡营养观念。建立自我饮食机制还要注意饮食方法,凡是暴饮暴食,大饥大饱,瞎吃乱吃都是不科学的。一定做到定时定量,有针对性,均衡消化,保证营养。
2.千万别透支睡眠。现代人的睡眠透支已成为目前最流行的都市病。在对工作和娱乐的热情日趋高涨的同时,人们睡眠的时间越来越少。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不足也已成为我国当今普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人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感到情绪不佳或者身体不适时,美美地睡上一觉后,会觉得精神倍增,身体的不适也会有所减轻,甚至恢复如常。由此可见,质量好的睡眠确是一味有益身心健康的滋补品。
3.建立动养机制。人的健康精神状态来自自身的思想意志,一方面人总是要有精神的,另一方面精神也要靠肢体,人体的各种力量的养护,使人的思维、内脏各器官功能都保持兴旺状态,人才能显得精神无比。人的动养还在于自身体育锻炼。人之所以生病,很多原因是不加强锻炼造成的,更有甚者,现代人热衷于都市生活忙于事业,忙于工作,而身体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
4.培养多种兴趣,保持精神旺盛。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人受益无穷。它可以增加你的活力和情趣,使生活更加充实,生机勃勃,使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因此,人们在娱乐活动中,应该发展多种兴趣。比如说,可以培养自己听音乐、钓鱼、养花、绘画、集邮、跑步、打太极拳等多种兴趣。这些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无数事例证明,广泛的兴趣对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5.要善待压力,心胸开阔。善待压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处gk观,把压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做好抗压的心理准备。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压力,不要惊慌失措,要静下心来,审时度势,理顺思绪,从困境中找出解决问题、缓解压力的办法。其次要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定向,切忌由于自我期望过高,无法实现而导致心理压力,倘若目标经过积极努力有可能实现,无论出现何种艰难和困厄,都不要退缩和逃避,要借助压力的刺激,不断强化自己的意志,充分发挥全身的能量,达到目标。再者,要学会适度卸减压力,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使体内的正气旺盛,去除致病因素,早日回到第一状态,成为健康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