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土匪破坏新生的人民政权,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投入剿匪斗争。较大的战斗有几次。
武称圩抗击战。1949年12月,县主力大队长周健、参谋罗建东率部在武称圩准备召开群众大会,为防止股匪袭击,周健派2 名战士去甘田侦查。路上恰遇股匪扑向武称,主力大队即投入战斗,匪伤多名,主力大队牺牲2 人。
班家寨突围战。1950年1月10 日,新化民兵队100 多人进驻武称乡班家寨,被匪100 多人袭击,民兵牺牲5 人,毙匪7 人。
土地坳阻击战。1950年1月下旬,颜智均率股匪400 人走到西马乡土地坳时,被主力大队阻击,匪死伤10 余人。
逻沙山区阻击战。1950年1月下旬,屠占廷率股匪以逻沙乡良天坳为突破口,向山上发起进攻,坚守坳口的10 多名武装民兵,打退土匪的多次进攻。后土匪从坳口迂回包抄,良天坳失守,民兵牺牲1 人。
逻沙攻坚战。1950年3月1 日,邱玉金率县大队攻打驻逻沙圩的200 多名土匪,战斗失利,县大队连长1 人牺牲。
篆屯之战。1950年2月,股匪100 多人到新化乡篆屯,民兵报告县大队,匪特分子将县大队行动报告股匪,股匪第二日离开篆屯(制造假象),又悄悄回到篆屯四面埋伏,第三日,县大队100 多人前往篆屯被匪包围。县大队牺牲3 人。
逻沙圩歼灭战。1950年3月,股匪300 多人占据逻沙圩、人马洞,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51 师453 团1000 多人到逻沙圩上寨后发起进攻,消灭圩上的股匪后,即向匪首盘踞的人马洞发起进攻。经2 小时激战,毙匪167 名,部队牺牲2 人。
凌云县城追歼战。1950年8月6 日,股匪围攻凌云县城,守城部队(乐业、凌云县大队等)与匪激战,毙匪5 人,俘匪1 人,部队牺牲1 人。11 日早晨,追击股匪于加尤,毙匪7 人,俘匪23 人。
陇那攻坚战。1950年9月19 日,县大队、武工队200 多人分两路进攻幼朗乡陇那屯股匪。匪凭借坚固围墙顽抗。部队强攻不克,县大队领导黄明光中弹牺牲。
打烊歼灭战。1950年10月,股匪20 多名骚扰打烊屯,县大队奔袭土匪,活捉全部匪徒。
县城袭击战。1950年10月,县大队、武工队袭击盘踞在乐业县城的股匪,战斗一整天,土匪溃逃,部队牺牲1 人,歼匪数名。
甘田捉匪。1950年11月27 日,县大队11 人及人民政府部分工作人员从凌云县城出发,29 日到达甘田,抓获土匪10 名,毙匪2 名。
逻西袭击战。1951年2月中旬,股匪1300 多人聚集逻西圩,准备进攻乐业县城。18 日,县长黄钢、县大队长邱玉金率400 多人分4 路袭击。20 日凌晨,战斗1 个多小时,部队打扫战场后,股匪反扑,部队撤退。此战毙匪250 多人,俘匪50 人,部队牺牲3 人,伤1 人。
穿洞伏击战。1951年2月8 日,股匪100 多人经过平河屯旁的穿洞,进入武工队的伏击圈,即展开激战,毙匪连长、排长各1 名和匪徒3 人,部队伤1 人。
板塘奔袭战。1951年4月16 日,匪“黔桂反共救国军指挥官第七集团军二十九军”军长隆飞鹏率匪100 多人窜到雅长乡板塘屯一带,百色军分区副司令员黄明金率独立团3 营及县大队作远距离奔袭。28日,部队把股匪包围于板塘屯后,开展政治攻势,劝土匪投降。激战3 天,隆匪见势不妙,仓皇逃往板塘背后山林躲藏。第3 营8 连司号员在树丛中将隆飞鹏活捉。此战毙匪80 多名,俘匪60 多名。
坝昂攻击战。1951年5月初,独立团追歼一股土匪到雅长乡坝昂屯,股匪据守险要地形顽抗,县大队1 连向股匪发起攻击,匪逃。此战毙匪3 人,俘匪2 人。
(二)武装工作
县人民武装部的领导体制
地方党委领导。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恢复中央军委和各地方党委人民武装委员会的通知。翌年3月,乐业县恢复建立人民武装委员会,由8 人组成,县委书记任主任,县人民武装部长、政委和分管武装工作的一名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任副主任。县人民武装委员会恢复后,根据新时期武装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主要职能是研究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民兵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指示,根据上级地方党委和军事机关的指示,结合本地情况,研究解决民兵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研究贯彻有关兵员动员、转业、复员、退伍战士安置工作中的方针政策,确保本级民兵预备役、兵役工作任务及其它武装工作任务的完成。在建立县人民武装委员会的同时,还建立县党委书记兼任武装部第一书记、第一政委制度。1986年,根据中央有关规定,县党委书记不再兼任武装部第一政委,只兼任县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同时,县武装部一名主官参加县委常委会,另一名主官参加县长办公会议。几十年来,乐业县委对县武装部实行统一领导,县武装部自觉地把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置于县党委统一领导之下。还相应建立“议军会议”“办公日”“军事日”等制度,把军事工作列入县党委的议事日程。形成“地方为军队撑腰,军队为地方分忧”的良好氛围。
军队系统领导。县武装部成立后,为军队系统垂直领导,属百色军分区的直属单位。乐业县武装部是在中央军委总部、广州军区(南部战区)、广西军区、百色军分区的垂直领导下进行各项建设与活动。乐业县武装部服从上级军事机关组织领导和指挥,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指示和决议。1954年县武装部改为兵役局时,明确兵役局支部领导、思想和政治理论教育、党组织发展、收缴党费、党的监察工作、各种统计由军分区党委负责管理。1986年7月—1996年6月,县武装部划归地方建制时,百色军分区仍然对其业务建设、遂行任务实行领导指挥。
新中国成立不久,成立县武装部。1984年县武装部撤销军械科。1986年6月改属地方建制,为副县级单位,易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人民武装部。同时改后勤科为办公室,保留政工、军事科。1990年,增设民兵训练基地管理科。1996年6月收归军队建制,为正团级单位。县武装部内设政工科、军事科、后勤科。下辖乡镇及县直属机关武装部。
武装部的军事工作
战备执勤。1979年初,自卫还击作战期间,县武装部组织民兵参战支前,并负责保卫乐业县城的安全。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出现政治风波。为了防止县域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县武装部拟订应急机动分队方案,组织有通讯连、运输连、步兵连编成的应急机动分队,多次召开会议,层层抓落实,举行一次演练。落实武装仓库的防抢方案。除了教育仓库警卫严守职责外,加强与公安部门联系,掌握动态,对一些主要情况及时处理。1993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武装工作的领导,保证上下随时联系,应付突发事件,使上级军事机关的指示及时贯彻落实,圆满完成各项战备任务,县武装部从3月起,要求各乡镇武装部建立战备值班制度。是年后,县武装部建立首长值班,平时县武装部只建立一个综合值班,重大节日、抢险救灾、应付突发事件等,均建立战备值班,人员由县武装部机关部门领导和参谋、干事、助理员担任,同时指定民兵不少于1 个连的兵力担任节假日值班分队。为确保战备值班人员在位,通信顺畅,主动接受上级军事组织不定期进行的电话查询和亲临抽查。
1995年敏感期,县武装部修订和完善应付突发事件方案。是年后,制定兵员、通用物资征用、战备执勤、守护重要目标、维护社会治安、抢险救灾、军警民联防方案。战备方案还根据上级赋予的战备任务和情况变化,每年进行修改完善,并报上级军事机关备案。结合年度训练、节日战备和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等,组织演练。县武装部建立完善作战值班室、作战指挥室、动员资料室、保密室和战备器材库。1997年,建立正规战备秩序,把战备值班和行政值班合一,进行24小时昼夜值班。首长值班由县武装部领导轮流担任;值班员由科以下军官轮流担任。每天的值班情况17 时前报百色军分区作战值班室。节假日防护期和非常时期,指定民兵值班分队,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修订各种战备方案,如《协助维护社会秧序方案》《交通通信保障方案》《重点目标守护方案》《民兵应急分队编成方案》《民兵武器仓库守护方案》等。
2001年除继续完善战备方案,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外,县武装部还带领民兵参加抗洪抢险工作。2002年后,抓好民兵信息队伍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公安、安全部门联系,建立健全情报信息协调机制,及时掌握社情,为首长和上级机关提供准确及可靠情报资料保障。拟制完善兵员动员扩编方案和应付突发事件(反恐怖斗争)方案等。2003年3月,配合县辖区防“非典”疫病传染中使用民兵应急分队等。
军事训练。县武装部各个时期均能围绕军事训练任务,认真抓上级训练指示精神和军事训练大纲的学习,做到从严施训,正规施训。2000年后,根据训练内容,抓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干部职工共同科目训练和机关业务技能训练。特别注重加强应急分队、专业分队、对口分队的训练。通过训练,提高他们的素质。为参加百色市首届“人武杯”竞赛,县武装部一直坚持出早操制度,组织全体干部和专武干部采取分散训与集中训、个人练与集体练相结合的办法,在全面抓、抓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科学施训,选取优秀的专武干部参加上级的竞赛考核,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获得个人1 项个人第一、3 项第二、1 项第三的好成绩,所有参赛人员达到合格水平。
为不断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努力增强乐业县民兵预备役快速动员和进行作战任务的能力,促进乐业县后备力量建设上新台阶,对武装干部、专武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使之明确民兵训练目的要求,提高业务水平,武装干部们明确对民兵实施军事训练,提高民兵军事素质,是增强民兵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储备强大后备兵员的重要途径。1987年以后,县武装部坚持每年组织民兵实施军事训练,按照训用一致、突出重点、分类施协、注重实效的原则,立足现有装备,着眼执行任务的需要,调整训练任务、改革训练内容,改进训练方法,重点抓县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的训练。从过去的基础训练为主,改变为应用训练为主,从过去的新入伍单个人员训练为主,改变为以按建制训练为主。对通信分队的训练,拟按照一套装备训练一套人员的原则,成建制地进行训练。
2002年后,突出民兵防空分队、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分队的训练。经检查验收,民兵应急分队轻武器实弹射击训练成绩优秀。2002年6月底,为圆满完成地委、行署、军分区赋予乐业县“紧急征用交通工具课件制作演示”任务,县武装部坚持围绕“平战结合,军民兼容,寓军于民”的方针,以“打得赢”为目标,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依法动员、科学动员、规范动员路子,进一步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工作落实和国防动员建设质量的提高。2005年后,进一步严格训练应急机动作战连。
2015年以后,备战训练工作强力推进。一是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常态化开展协助地方遂行处突维稳、抢险救灾等行动的指挥能力训练和民兵应急分队行动能力训练,做到了方案预案详细、指挥调理清晰、分队行动迅速。常驻营区民兵应急分队人员按标准保持在位,训练落实、装备齐全、保障有力。二是狠抓机关干部和专武干部训练。对照军区岗位能力素质考评指标要求和上级集训要求,严格落实机关干部训练计划,着力打牢干部能力素质基础,积极按照新大纲标准,落实新课目训练。在年度岗位能力素质考核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狠抓专武干部训练,结合民兵应急分队训练准备工作,组织了两期专武干部集中轮训,增强了他们的业务技能和军事技能。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规范征兵体检组织工作的通知》要求,提高征兵体检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2016年县武装部协调县政府,投入16万元资金,于7月份完成了乐业县征兵体检站规范化建设;于8月份完成了常驻民兵应急分队综合楼饭堂的建设,解决了集中就餐的便捷需求;9月份完成对人武部营院及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的防雷电检测,维护和改善了防护设施设备;11月份初步完成了对营院及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监控视频系统和报警系统的升级改造方案,计划待上级审批后开始施工,提高了安全防护能力。
2.武警县中队
1982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乐业县中队改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乐业县中队。武警中队在完成本职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的综合整治和“两个文明”建设。中队每次参与逮捕押解、追拥人犯都完成了任务。
参与县城综合整治。主要协助执法部门行动。重大节日期间,根据上级命令协助运输总公司对旅客是否携带违禁品上车进行检查。
扶贫活动。中队积极参与县里组织的扶贫攻坚大会战,扶持特困户发展生产,部分特困户已脱贫。
维护社会治安。2003年后,每年5月1—7 日,为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黄金周担任县城巡逻警戒。6月29 日,参加“七一”文艺晚会并担任会场警戒任务。至2017年,国庆节、春节期间也都巡逻警戒,与县公安局一起负责各种突发事件、案件的处理。每当县公捕公判大会召开时,中队均担任会场及刑场警戒任务。
3.县武警消防大队
1981年5月,县公安局消防科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受百色地区消防支队和乐业县公安局双重领导。1997年,县公安局消防科改为县公安消防大队,并正式成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乐业县消防大队。2003年11月,大队办公室从县公安局搬到县城24 米大道旁。大队享受武警部队待遇,编制为正营级单位。至2017年,担负着全县灭火救援和对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参加其他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主要受理业务: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进行审批;对有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和建筑内部装修工程竣工后进行验收。对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场所在使用和开业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举办前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