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0年考古队首次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

2010年考古队首次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文物考查队在同乐镇岩洞中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在新石器时期伊始,生产工具仍以打制石器为主,虽然出现了磨制石器,由于处在试制阶段,器形比较粗糙,只是刃部略加磨光,其优越性尚未充分显示,加之数量又少,因而对打制石器还不能取代之。我们科考队和考古专家在洞里没费多少周折就找到了许多新石器时期的器物,这种人类活动的遗迹有石头垒放的锅灶、砍砸器、用于研磨的石器,几乎是俯拾即是。

2010年考古队首次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

新石器时期是指晚期智人告别旧石器时代以后(约公元前1 万年左右),居住的人类开始步入新石器时期。2010年文物考查队在同乐镇岩洞中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在洞内地表上采集到石锤、石砧、砍砸器、钻孔石器毛坯以及夹砂陶片等器物。与雅长乡接壤的田林县百乐村出土新石器时期的一件磨制石器,长9.3 厘米,柄长3.5 厘米,宽6.8 厘米,厚0.8 厘米,单面刃,灰色角灰岩。

作为新石器时期主要特征之一的磨制石器,是在传统的打制石器基础上借鉴旧石器时期晚期骨、角器磨制技术而开发出来的。在新石器时期伊始,生产工具仍以打制石器为主,虽然出现了磨制石器,由于处在试制阶段,器形比较粗糙,只是刃部略加磨光,其优越性尚未充分显示,加之数量又少,因而对打制石器还不能取代之。与打制石器相比,磨制石器不仅美观适用,而且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骆汉城《乐业洞天》载:(www.zuozong.com)

距广西乐业(县城)不足2 千米,在一条公路旁的半山腰上,有一个溶洞,洞口赫然像一只半眯的眼睛,当地人把这种溶洞称之为“大地的眼睛”。从公路到溶洞口坡度很陡,我们科考队凭借周围的树木植被攀援而上,到达洞口才发现这相当于一个面积可容纳几百人的会堂,里面平整,深入百米后又有一个通往山另一侧的洞口,外南的光线透进来,使洞里的山石草木清晰可见,有点像现在所谓南北通透的住房,绝对是人们理想的落脚之地,当地人称它为“牛坪洞”。在这个洞里,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的遗迹。我们科考队和考古专家在洞里没费多少周折就找到了许多新石器时期的器物,这种人类活动的遗迹有石头垒放的锅灶、砍砸器、用于研磨的石器,几乎是俯拾即是。这一发现让所有的人都非常兴奋,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对这些古人类的遗迹可以说是太熟悉不过了,他一边翻找各种各样的石器,一边给大家解说,一幅幅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的情景画面在我们周边活跃起来。经过初步考证,牛坪洞至少是从五千年以前延续至今都有人类活动的地方,科考队员在这里还发现了许多陶器碎片。

在乐业的汉民族中,有一个叫母里的小山庄,让这个山庄远近闻名的是这里奇特的民风民俗:世代一直沿袭女人当家,家里家外,无论大事小事,全是女人说了算。活生生地保留着远古时代的母系氏族的主要特征。有专家称这是一种亚母系氏族的文化现象。一个以男性父权为主的汉族文化,到这里怎么就变成了亚母系氏族,难道文明也会出现返祖现象?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