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定电阻器的检测
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根据被测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量程。由于欧姆档刻度的非线性关系,它的中间一段分度较为精细,因此应使指针指示值尽可能落到刻度的中段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20%~80%弧度范围内,以使测量更准确。根据电阻误差等级不同,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有±5%、±10%或±20%的误差。
注意:测试时,特别是在测几十千欧以上阻值的电阻时,手不要触及表笔和电阻的导电部分;被检测的电阻从电路中焊下来,至少要焊开一个头,以免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对测试产生影响,造成测量误差;色环电阻的阻值虽然能以色环标识来确定,但在使用时最好还是用万用表测试一下其实际阻值。
2.电位计的检测
检查电位计(图1-52)时,首先要转动旋柄,看看旋柄转动是否平滑,开关是否灵活,开关通、断时“咔哒”声是否清脆,并听一听电位计内部接触点和电阻体摩擦的声音,如有“沙沙”声,说明质量不好。用万用表测试时,先根据被测电位器阻值的大小,选择好万用表的合适电阻量程,然后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测。
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1”、“3”两端,其读数应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如万用表的指针不动或阻值相差很多,则表明该电位器已损坏。
检测电位计的活动臂与电阻片的接触是否良好。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1”、“2”(或“2”、“3”)两端,将电位计的旋柄按逆时针方向转至接近“关”的位置,这时电阻值越小越好。再顺时针慢慢旋转旋柄,电阻值应逐渐增大,表头中的指针应平稳移动。当旋柄转至极端位置“3”时,阻值应接近电位计的标称值。如万用表的指针在电位计的旋柄转动过程中有跳动现象,说明活动触点有接触不良的故障。
3.热敏电阻的检测
热敏电阻器是敏感元件的一类,按照温度系数不同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热敏电阻器的典型特点是对温度敏感,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大,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低,它们同属于半导体器件。
检测时,用万用表欧姆档(视标称电阻值确定档位,一般为R×1档),具体可分两步操作:
1)常温检测(室内温度接近25℃),用鳄鱼夹代替表笔分别夹住热敏电阻的两引脚测出其实际阻值,并与标称阻值相对比,二者相差在±2Ω内即为正常。实际阻值若与标称阻值相差过大,则说明其性能不良或已损坏。(www.zuozong.com)
2)加温检测,在常温测试正常的基础上,即可进行加温检测,将一热源(例如电烙铁)靠近热敏电阻对其加热,观察万用表示数,此时如万用表示数随温度的升高而改变,这表明电阻值在逐渐改变(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阻值会变小,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阻值会变大),当阻值改变到一定数值时显示数据会逐渐稳定,说明热敏电阻正常;若阻值无变化,说明其性能变劣,不能继续使用。
测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称电阻值是生产厂家在环境温度为25℃时所测得的,所以用万用表测量标称电阻值时,亦应在环境温度接近25℃时进行,以保证测试的可信度。
3)测量时,不要用手捏住热敏电阻体,以防止人体温度对测试产生影响。
4)注意不要使热源与热敏电阻靠得过近或直接接触热敏电阻,以防止将其烫坏。
图1-52 电位计示意图
4.光敏电阻的检测
可以用万用表检测光敏电阻器,检测时应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通常在20kΩ或200kΩ档)。先测量光敏电阻器在有光照时的电阻值,然后再用一块遮光的厚纸片将光敏电阻器覆盖严密进行测量。正常的光敏电阻器在无光照的情况下阻值会剧增。若阻值变化很小或不变,说明光敏电阻器变质或者损坏。另外,在有光照时,若测得光敏电阻器的阻值为零或为无穷大(数字万用表显示溢出符号“1”或者“OL”),则也可判定其损坏(内部短路或开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