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湖南人,当时已官至礼部侍郎,恰巧因丧母在家丁忧。皇帝对他信任有加,命他在当地招募乡勇,组织乡勇。朝廷让曾国藩练兵只是为了维护湖南地区的治安,而曾国藩练兵也以保卫乡里为主要目的。长毛贼攻下南京、溯长江而上攻打湖南时,曾国藩所练乡勇首次与长毛贼发生了交锋。两军一交战才发现,乡勇竟如此勇猛。乡勇之所以勇猛,是因为曾国藩从一开始就看透了官军的腐败无能,练兵时完全没有采用官军的那套训练方法,而是依据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所著兵书《纪效新书》(日本也曾经翻刻此书,荻生徂徕等人对它十分叹服)来组建军队。曾国藩的友人、朱子学者罗泽南也参与了乡勇的训练,并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罗泽南在当地拥有众多门下弟子,便任用自己的弟子作为军中将领。而曾国藩也把练兵之事全权交付给罗泽南,任由他用自己的弟子做军中将领。罗泽南认为,若借官军将领前来练兵,民兵必定会沾染他们的不良风气,便没借用常备军的任何将领。因此,这其实就是一支完全没打过仗的门外汉靠研究书本知识组建起来的军队。不过这支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值得称赞。这并非因为他们武器精良,而是由于军中将领大多是同学、同乡,相互熟识。虽然乡勇也是花钱招来的士兵,但其将士之间却十分团结。在战场上,即使官军争先溃逃,乡勇也鲜有逃兵出现。认识到义勇兵的威力以后,曾国藩又开始编练陆军和水师,准备水陆并进征讨长毛贼。以上便是在平定长毛之乱中立下大功的湘军。
湘军水师与太平军交战
这时已有证据表明,乡勇只听令于自己的将领,根本不受清政府指挥。曾国藩率领湘军一路从湖南打到湖北,又打到江西,正是八方受敌、处境艰难之时,恰逢父亲去世,就回乡服丧了。湘军失去自己的中心领袖以后,曾国藩部下的将领便各率其部,各自为阵。按理说,乡勇既然为朝廷效力,就应该听令于朝廷。但实际上,无论是江西巡抚还是新派的将领,但凡朝廷发出的命令,曾国藩的军队一概不予执行。可见,这时的湘军已经不受朝廷指挥了。总之,多亏了这支湘军,曾国藩才得以最终成功平定动乱。曾国藩、胡林翼等人都是募勇练兵的知名人物。由于将领凭师友关系调兵遣将,而不单纯以上级身份下达指令,所以这些乡勇虽然不如闻令而动的军队行事机敏,却也因为感念将领的恩情奋勇作战,最终得以平定大乱。(www.zuozong.com)
平息长毛之乱以后,这次的乡勇便无法再轻易解散了。由于动乱波及范围广泛,乡勇先后在湖南省招募湘军,在安徽省招募淮勇,在湖北省招募楚勇……因此战事一完,便很难立即收缴兵器,将他们就地遣散。而中国原有的由朝廷发放军饷的官军名义上也还存在。所以只好把乡勇也当作官军,发放军饷。自此,清朝不得不开始维持双重兵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